一般认为:“个人”是“创新”的主体,因“创新”而优、而生“双翼”,飞翔于宙宇。“国家”因“个人”而兴,因“创新”而强、而辅“两轮”,长驱于天下。那么,创新来自哪里?它与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管理者又应做哪些工作呢?带着这一疑问,先后拜访了多名科技专家,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获益良多。
受益一:创新是部分人之创新。
创新是什么?从多位科技专家口中,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答复,诸多资料里,也没找到标准答案。但创新的核心标志是一致的,就是走前人未走之路,探前人之未尽之地,提前人之未发之言,干出以前所没有的,甚至是破坏性的、颠覆性的,对一个学科专业、一个项目、一个领域、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的推动力。可见,能创新的人需具有怎样的“洪荒之力”!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能够影响、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永远是少数人。当前我们倡导“万众创新”,我想这是愿景中的“燎原之势”,而“星星之火”则为稀少之数。我觉得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的“二八定律”比较能够反映这一状况,20%虽少但主要,80%虽多但相对次要。因此,作为管理者,应具有正确的创新人才观,不光要搞清创新人才的素质构成,还应着力研究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用实实在在的招法让“星星之火”不断壮大、越烧越旺,终成“燎原之势”。
受益二: 创新是曲折艰辛之旅。
受访者对创新描述最多的是艰苦卓绝的探索、成败难料的冒险、独狼式的孤独。可见,想成为创新人才,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准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公认的道理,创新之旅同样如此。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就必须要敢于迎接种种挑战,甚至失败的“阵痛”;必须要有过人的毅力,忍受住孤独;必须要经受住种种猜疑,有时可能是不公。当今社会,有很多取巧之人,善于“伪装”“包装”,用信息的占有优势来代替创新,用一些异想天开的“怪招”来“博眼球”偷换创新,再通过关系的疏通来达到“滚雪球”之势,但时间的尺度是最公正的,终究会成为笑谈。真正的创新人才,我想是“根深志坚”的,能在风和雨、雷与电的洗礼中发出新枝,开出新花,结出新果,而那些看似美丽的“盆栽”是永远不敢傲立于旷野中的。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善用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多做“施肥浇灌”的工作,少做“修剪开道”的傻事。
受益三:创新是淘汰之择。
现在,我们很多单位很着急,新成员一来,就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什么样的培育政策、保障政策都跟上,呵护太多,往往会出现“独生子女”现象,“学区房”、“兴趣班”,就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输在服务保障上,可巨大的投入往往带来的是极小的收益。我们应该向农民学习:育秧苗时,给予温度和湿度,必要时还可掀去大棚,让秧苗暴晒于阳光下、摇曳在风雨中,看其长势,择优移栽;抛于水田后,会时常拔掉混在秧苗中的稗草,再跟肥。可别小瞧那稗草,那家伙幼时混于秧苗中难以辨认,壮时往往长势好于秧苗,破坏作用极大,不仅狂吸收营养,还阻止秧苗成长。因此,作为管理者,既要有“让子弹飞一会”的定力,让新进成员在自由而又有序的环境中生长,依其“长势优劣”再配套培育方法;也要有“火眼金睛”的甄别力,把长势很好的“稗草”剔除掉。
受益四:创新的指挥棒在于精准的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体系就如价值规律一样时刻指挥着人才的走向,优则激励发展,劣则阻碍发展。当前,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希望能囊括所有,全方位无缝隙,可恰恰缺少针对性,无形稀释了真正具有评价价值的部分。在各个领域评价的“急功近利”带来了社会的集体“功利化”,很多人追求“一夜暴富”,喜欢干“短平快”的项目,不愿“啃硬骨头”“做冷板凳”“十年磨一剑”,更不愿意干那些失败风险极大但极可能取得重大原始性成果的探索,因为他们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输不起”。作为管理者,我们是有责任的。比如我们关注的静态评价因子:SCI发稿量及其影响因子、专利申报量。事实上又如何呢?SCI论文总量我国居全球第二,可真正原创性极少;专利数每年以几何数量增加,可转化率极低,很多都束之高阁。我认为:一个单位如果追求这些,表明这个单位是积极向上的,但如果奉为圭臬,那则贻害无穷。真正的评价是要看这些论文、专利有多少干货,有多少是能推动技术革新、学科发展、项目突破的,而不是在那里“为赋新词强说愁”。我想,当前我们所要做的是两个方面的创新工作,一个是我们发展急需的却被西方“卡住脖子”的关键技术,另一个就是走在国际前沿的原创性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要高度重视评价体系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影响,多关注那些动态评价因子,用精准的举措去引导人才愿意为创新“埋名”、奋斗。
受益五:创新当有家国情怀。
每次说起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都会热血澎湃,从内心燃起崇敬,我想他们身上最感染我们的应该是“家国情怀”。这“家国情怀”体现的是个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与担当,展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是一种最高的理想追求和奉献精神。受访者也多谈到“家国情怀”,认为其是创新的能量之源。现在我们常常会责怪或诧异一些年轻人,一遇问题首先想到是个人和家庭?其实这无可厚非。我们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工作的缺位与失责,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把“舍小家为大家”的美德变为普天下之标准,习惯用道德水准判定工作投入、工作成效,习惯用脱离时代的眼光去评价人、判定人,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伤了人心,引起了对组织的不信任、不忠诚。最近学习美军,他们每个驻外军人的家庭都会收到一张“服务清单”,上面有细小到换灯泡的服务电话,可谓生活琐事一应俱全,还有子女教育、家属就业就医等等。由此可见,美军的为荣誉而战、为国家而战就不足为奇了。反观我们,围绕人才培养的服务保障工作,也可谓招数很全,但细想多数是大而空、突击而非日常的,缺少“看得见摸得着”的抓手,少了温度。当前,我们国家正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挺进,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丝毫不弱于我们不堪回首的年代,极大企盼着更多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涌现,共同扛起时代责任。因此,作为管理者,我们应在“拴心”上、“细微”处下功夫,用政策的温度唤醒 “家国情怀”,点亮“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