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茶余偶谈】曾国藩的家庭教育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涘,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

这封信对他的两个儿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长子曾纪泽身上体现得更为显著。

次子曾纪泽,因为曾国藩的地位,承袭了一份爵位。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是个没本事的人。受曾国藩开明思想的影响,跟当时很多人不同,曾纪泽不仅从小学习了传统儒家经典,还学习西方文化,尤其喜欢英语。曾国藩去世,曾纪泽守孝的时候,案头上还摆着《韦氏词典》、《英话正音》等书籍,坚持学习英语。他的这个做法,受曾国藩影响极大。曾国藩本人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先驱,而且还常常鼓励后辈,不仅要学习国学,还要学习西学。这个观点在当时,还是非常独特的。这个科举出身的父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学习那些腐朽的八股文。以至于后来,曾纪泽只参加了一次会试,落榜之后,向父亲提出不想再考了,曾国藩不仅没有反对,他还大力支持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这样的观念,不要说是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是现在,依然还是极其难能可贵的,我们现在的许多父母和他相比都是相形见绌的。

曾纪泽后来果然不负父望,正式出任为官后,就充任外交使臣,访问欧洲各国。他的阅历、见识,也都高出同时代的许多官员。在担任外交使臣期间,最值得称颂的是,曾纪泽曾凭藉一人之力,硬是从沙俄手谈回了新疆伊犁。在办事的时候,曾纪泽主张亲力亲为,又注重廉洁,跟当时清朝官员普遍的贪污形象相比,得到很多外国人的敬重。在洋务运动上,曾纪泽也贡献极大。他力主修建铁路,对朝廷的反对意见,进行严厉驳斥。对于修建铁路后带来的好处,曾上了一道完整的奏疏,从国防、河运、商贸、矿物等方面,进行很专业的论述。对于北洋海军,曾纪泽也极力奔走。正是因为他的这些功劳,而不是父亲的余荫,所以才在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子少保,官衔正二品。

跟兄长曾纪泽不同,三子曾纪鸿对于做官并不感兴趣。对他来说,只有数学、天文、地理才是值得耗费精力探寻的事物。曾纪鸿的这个做法,曾国藩也不反对,还鼓励道:“纪鸿儿亦不必读八股文,徒费时日,实无益也”。身为文史大家的曾国藩,实在难能可贵!曾纪泽小时候读书,遗传了他老爹的特性——记性不好!曾国藩就写信告诉家里人:“若令其句句读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应当每天选个五、六百个字,专门教一遍,解一遍,读十遍,就可以了。”正是有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曾纪鸿才会在社会上整体偏文史、重科举的大环境中,做出不参加科举,全心全意投身数学,这样非同寻常的举动,并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书籍,成为晚清重要的数学家。

可以说,这两个孩子都成了曾国藩所希望的“克家之子”。我们无法以现代教育理念去苛求古人。总的来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相当成功。不但他的两个儿子都能各有所成,曾家其他后人中也人才辈出。这一切与曾国藩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9,653评论 0 53
  • 早晨起来,给儿子做早餐,我们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躺在床上的爸爸遥问我说“老婆,我送他吧?” 儿子有点期待的看...
    延言kali阅读 1,248评论 0 3
  • 冯娇是我喜欢的姑娘,虽然大我好多岁,但看上去年轻。但山里的人都说她是我妈。她也傻乎乎地跟着他们不叫我名字叫我儿子。...
    段童阅读 2,662评论 0 1
  • 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因为我们可以拥有很多选择,很多可能性,变化就是机遇;这也是我们的不...
    乐远的文字俱乐部阅读 3,532评论 0 1
  • 不要怕某种性格会得罪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性格能避免得罪人,说真话的会得罪伪君子,说委婉话的会得罪直肠子,老好人会...
    诺男_ea9f阅读 1,0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