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更像是和自己交谈,话题是:我为什么一直很喜欢文字,还有为什么在年近半百的年纪开始决定每天写一篇文章

最近加入齐帆齐老师的写作营,可以选择打卡每天写一篇千字文,我决定要在写作营期间坚持每天完成一篇千字文(目前已写了6篇),同时认真完成每周两篇的主题文章。
我习惯于提前一天把第2天的更文写出来,以防第二天太忙错过了更文。但昨天却陷入了文字荒,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本来是要写一篇齐帆齐老师领读的《认知突围》的读后感,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时间精读这本书,不敢贸然下笔。
今天,坐在电脑前,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每天非要逼自己写一篇文章呢:想成为作家?以自己的底子,那一定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想靠写文章挣钱?目前,我在简书更文大概100天,得了1400多简书贝,市值大概90多块钱。如果是为了挣钱,时间成本难免太高了。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源于自己内心对文字的热爱,我希望通过写一些文字来丰富自己的内心,记录日常的喜怒哀乐,所想所思。对,这才是我内心的声音!
尽管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写者,没有优美的文笔,没有丰厚的学识,但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文字爱好者,喜欢静静的和为文字为伴。这可能和我的性格和经历有关。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话比较少的人。小时候喜欢看连环画,喜欢看杂志《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会》。在小学和初中的作文课上,我的文章常被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诵读。上中学时,如果和父母有一些矛盾或者分歧,我总爱通过书信的方式和家长交流。记得我曾经给妈妈写过一封信,大意是,我不想总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我要丢掉父母这根拐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参加工作后,我当过四年高中老师,两年报社记者,五年县级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给三任区委书记做过文字秘书。一路走来,几乎每一段职业经历都和文字有关。算下来自己从事新闻写作7年,从事公文写作刚好也是7年。后来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后,动笔写文章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尽管有过前后14年的新闻写作和公文写作的经历,但反思自己的文学修养、自己的阅读量,仍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自己忙于事务性的工作,也可能是自己太浮躁,没有抽出足够的时间来涵养自己那颗热爱文字的心。
正是由于从事过多年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文字的力量可以直抵人心,文字的魅力可以醉人心扉。
所幸的是,今年8月我重新走进简书,让我有机会重新拾起对文字的热爱。
我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在简书里书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培养起爱读书的习惯,用书香滋养心灵,以阅读开阔视野。
正如齐帆齐老师说的那样,让阅读和写作成为精神的呼吸!
齐帆齐第8期28天写作营打卡。第(7)篇1093字,累计925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