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马老师在期中前上的那节复习课的画面仍不时在眼前浮现。
期中考试前,为了搞好有效复习,确保考出优异成绩,年轻漂亮的马老师响应学校号召,率先垂范,给我们八年级全组英语老师上了一节复习引领课。
记得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长发飘飘的马老师穿着短夹克和阔腿裤,看上去舒适美观,休闲又不失气质。上课铃声一响,马老师就闪亮登场,用她那甜甜的嗓音,开始讲她精心准备的复习课。由于知识点多,容量大,所以,马老师把一堂课分成四个时间段来复习。每个时间段复习一课,每课的复习方法大同小异,略有差别。下面我来简单谈谈马老师上课的诸多亮点,不到之处,敬请诸位多多批评指正。
首先,马老师用视频拉开上课的序幕是这节课的第一个亮点。这个别具匠心的导入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多学生看了视频后,两眼放光,身子坐的更端更直了,看来,这个视频的效果真是好极了。
第二,分组讨论,PK写知识点。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放完视频后,马老师很自然地进入了复习课的总结。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马老师没有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探索、挖掘每课的知识点,然后由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去把知识点展示在黑板上,最后,各小组再进行评比,看看哪组总结的全面、到位,哪组就是优胜者。
显而易见,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也让许多学生切实感觉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由此看来,要想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老师还不如“懒”一点,只要老师的“懒”能推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老师启发引导的非常棒
马老师在课堂上启发引导的非常棒,比如说,学生分组总结知识点后,马老师没有直接去纠错,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哪些地方写错了,该怎么纠正,如何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
再比如,在用词组造句时,马老师鼓励同学们尝试着去造句,造对了,就用激励性的语言表扬一下,说错了也没关系,找同学讲讲错的原因,更正对就行。
当然,马老师也可以亲自去造句,但如果这样做,学生只能当听众,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做不了课堂的主人,效果肯定没有前者好。由此可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去动脑、去思考,去知识的海洋里勇敢探索。
第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马老师教学方法灵活,手段多样化。比如,马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引导他们动手、动脑、动口、不怕犯错误。再比如,作文的讲解也体现了这一点。一般情况下,讲作文时,多数老师采用“一言堂”的办法,学生听起来昏昏沉沉,打不起一点精气神。可在这节课中,马老师一改以往传统做法,让学生站起来说不同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主体部分能用到的优美句子,还有链接句子的关联词等等。老师这样去启发引导,学生的作文开头和结尾就不会出现类同的现象。我想,如果我们都像马老师这样教作文,那么可想而知,大多学生定会打开写作思路,写出行云流水的英语作文。
总之,马老师的这节复习课既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又让我们美美享受了一场听觉和视觉的双重盛宴。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我最想说的是,听君一堂课,胜教十年书。正因为此,全组英语老师一致认为,那堂复习课我们没白听,因为我们确实收获满满,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