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喜事或佳节,涟源枫坪镇便会用阵阵锣鼓、鞭炮声唤来四面八方的村民们,搭上一片场地,为大家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傩面狮子舞表演!
舞狮并不属于涟源,但在枫坪镇,傩面狮子舞却是一朵艺术奇葩,它穿越千年、数代人传承着一脉相承的傩狮文化,并把它演绎到极致。
接下来小湄介绍时间到:
枫坪傩面狮子舞
枫坪傩狮舞已有500余年历史,是流传于枫坪镇民间的民俗活动,以传统傩狮为基础,将劳动生活情节、地方民俗、神话典故以及传统梅山武术,编排为108个既前后衔接、又独立成章的狮舞剧目。
表演时间
主要是农闲时节或一些重大纪念、庆祝活动等,一般是正月初二开始耍狮子。枫坪傩狮表演耍一场要2个多钟头,两个小时对于表演的老人来说可真是个考验呀!
表演人数
傩狮舞常以30至40人组成,8个人负责主要的表演,其中4人轮换舞狮头、狮尾,4人戴傩面饰演判官、土地、猪精、猴精,其他人则在旁敲锣打鼓、举花灯报节目、递道具。
祭祀仪式
傩狮舞表演前,准备工作中就有祭祀仪式,庄重而严肃。放鞭炮、供祭祀品是必不可少的。桌子上摆放着鸡、鱼、刀头肉三牲以祭祀狮王。
开头演出
第一个故事是以“耍四门”作为开头,“耍四门”就是拜五方,由判官引领着傩狮和猴、猪,先叩拜土地与祖先,再向东西南北中行礼,以求天下和谐太平。
表演特点
傩狮舞表演内容是众多细小而有趣的故事,其名称都是通俗的农村话语,杀猪,生崽,耕田。“这些名字虽然俗气,但是保留着当地最为原始的味道!小湄觉得这也是最能让人产生共鸣的,
▍傩狮舞起源
傩面狮子舞起源于汉代民间的“角抵戏”。相传明万历年间,枫坪一带瘟疫盛行,人们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驱走病魔,将狮子与造型各异的面具结合。
万历年间的傩狮面具 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通过面具上那凶神恶煞的神情达到驱魔辟邪的效果,这种舞狮逐渐以仪式的形式在当地盛行起来。
▍故事内容
用哑剧式的肢体语言和少量赞词、小调,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这些故事当中,有模仿动物习性的、有表现生活故事的、有描写生殖繁衍的,也有表现文学典故的。
其中小湄最喜欢的是模仿动物习性的表演,滑稽搞笑,可爱极了!
▍武术表演
耍故事的多少控制在打灯笼的人手里,只要他将灯笼一摆,表示不耍了。狮被内的人马上“长街跑马”、双脚一抖,蹦出大门。紧接着表演拳术,棍、棒、锏、大刀、单刀、双刀、流星等。
▍传承与保护
曾经世代传承、名震一方的傩狮舞,如今却面临失传之虞。老一辈竭力想组织青少年舞起来,但因多方面的原因,只能因陋就简,很多技术性很强的传统项目都被忽略,观赏性也就大打折扣。
大汗淋漓的舞狮老人
如今,涟源傩面狮子舞已经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后来人”将它传承下去。
能够传承数百年,说明傩狮舞有许多可取的地方。小湄推出这篇文章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习俗,让更多人喜欢,然后去参与,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