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不搞悬疑,改写现实主义,社会的《恶意》来源于哪里?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知乎,ID:亡心言己,文责自负。

这不算是一个多么好看的故事,但确实算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故事。但感觉又不太需要一部电影来提醒我们反思,毕竟像电影《恶意》里上演的舆论反转几乎每天都在互联网上出现,早就见怪不怪了。

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谨言慎行、说话负责的能力/习惯/态度,不管上了多少年网,吃了多少次层层反转的瓜,对于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赚流量不怕黑心”的人来说,都不会有什么改变的。

当然,你要说这部电影一点价值都没有,也不至于,电影在创作上肯定还是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网络舆论对当事人的摧残,算是给观众/网民一点警醒吧。至于媒体人,还是算了吧,有没有底线/良心早就是他们自己选择好了的……

与以往的悬疑故事不断反转带给观众的独特猎奇感不同,《恶意》的剧情反转都没什么惊奇的,属于是那种看过一些影视作品,就能猜个大差不差的。影片相较于提供观众感官刺激上的吸引,更侧重于主题内容表达上的挖掘。

而反转本身,恰好就是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所在。每一次反转都带着自以为是的真相而来,用一场场舆论风暴裹挟着无数网民和媒体人的“指尖恶意”层层堆积成了“滔天巨恶”,化作了刺向当事人的利刃……以正义使者之名发出的慷慨陈词,最终却汇聚成了连绵不绝的恶意,何其讽刺?

为了流量引导舆论的媒体是推手,是始作俑者/罪魁祸首,那一个个紧随其后的簇拥者又怎能算是无辜?从头到尾,充满戾气的网民也只不过是把恶意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而已,互联网成了情绪的出口……

至于角色设定方面,明显是不少闲笔没交代清楚的(不太重要,更显得多余)。

从护士李悦的表现来看,她的原生家庭肯定是有问题的,后来她母亲出场的几个镜头也有体现,但就愣是没说一下。还有,给女主加一个警察丈夫的意义是什么呢?准备签字离婚的原因好像也没有交代。以及,女孩母亲为什么二婚,是不是也没说(还是我看漏/忘记了?)。

没有来处的设定,一向被我认为是编剧态度不够严谨的表现。编剧是陈思诚,又是改编别人的故事,缝缝补补,支离破碎,只能说也是难怪了……

随便说一嘴,这两年喜剧演员真的是吃上饭了,细数了一下,里面客串了九个喜剧演员(还是不算上靠前的几位主演的情况下)。

最后,说一些可能无用的互联网使用建议吧(个人想法):

①发表观点没问题,但你的初衷/潜意识是想寻找认同的,所以没必要去反驳那些不认同你的观点,不然可能会陷入几轮拉扯,谁也说服不了谁,自讨苦吃。

②看到别人的观点,点个赞(疯狂暗示),评论一下自己的看法,甚至是反驳一下都没关系,但最好不要进行人身攻击,就算有,也请别对我,因为我内心敏感脆弱且不会回复。

③以上两点总结起来一句话,不管是发表,还是评论,三思而后行,然后点到为止就好,该看见的人自然会看见,最后就请记住: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④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固执己见,且认为自己认为就是绝对正确的,尽管那可能也是别人灌输的。到最后,我们只会坚信自己所坚信的,而与那些没有基本共识的人交流,其实是无意义的……活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实在离不开网络,就只能学着让自己心灵强大/不在意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