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期《奇葩大会》上,武志红老师聊到一个话题:家会伤人。在大部分人眼里,家是温馨的港湾,提到家,想到是温暖、包容、爱,谁会想到伤人?是的,幸福的家庭,都是温暖的、包容的、充满爱的。然而,不幸的家庭,个中滋味却是五味杂陈。
武志红老师在《奇葩大会》提到:生命力只有一种,当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它就变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热情、创造力、爱;当这个活力没有被看见的时候,它就变成黑色的生命力,比如:恨、愤怒、破坏。其实它们都是一样的,仅仅是被看见还是不被看见。如果孩子本来的生命力没有被看见,这就不叫爱,无论你怎么认为这是爱,其实都不是。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用自以为对的方式对孩子要求这要求那,孩子不听话时嘲笑训斥,威逼恐吓,甚至拳脚相向,美名其曰“爱的教育”。然而,这些都给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让孩子的天性得不到释放。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一个术语“阴影”:不能再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这就如同武志红老师所讲的不被看见的黑色生命力,这些黑色生命力并不是消失,而是会伴随着孩子成长,像毒药一样慢慢侵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人们很难意识到,与父母的关系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晓松在节目里就深有同感的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在四十岁后,真的慢慢摆脱了原来的那些东西后,他才意识到原来他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就是不自知的,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他和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导致他年轻时候出现很多问题,如爱跟人较劲,不讨人喜欢等。
很多人都受过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只是很多人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意去正视。我们从小的文化就宣导父母是伟大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虎毒不食子”,父母做什么都为了孩子好。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我们容易把事情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事在先,才惹得父母生气,并为此感到愧疚,而很少会觉得是父母的错。这是一个颇具共性的情感盲区。
国际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和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合著过一本书,叫《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可以帮助大家走出这个情感盲区。这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作者苏珊.福沃德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6年,并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这本书是根据她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资料整理而成,真实的还原伤害型的家庭如何给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书的本意不是要怪罪原生家庭,控诉有毒父母,而是要唤醒大家正视问题根源,同时传授大家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帮助受害人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走向新生。
全书大致分为两部分:认清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认清问题
作者把伤害型父母称为“有毒”父母。想要判断自己的父母是否有毒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文章前言部分,作者设计了一份问卷,从童年时期你与父母的关系、成年后你的生活、成年后你与父母的关系三个方面,先为自己的心理诊脉,看看自己是否中毒?
有毒的父母分很多类型,苏珊.福沃德根据她接触过的病例,把它分为: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等。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通过对这些有毒家庭行为模式的分析,帮助大家清晰认识自己的家庭,看清问题的根源。
这些病例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可能很多人都遇到过。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许会唤起你生命中的某些记忆,让你对现在生活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突然豁然开朗,明白为什么在某种情况下你会做那样的举动。
在看操控型父母时,我就深有同感。作者介绍到这类型的有毒父母常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他们往往焦虑、恐惧孩子的独立,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因而会尽力去维持孩子的无力感。许多操控型父母善于制造内疚,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让孩子充满负疚感,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独立性较差,对自我的身份认知会有些模糊,分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往往会因为迎合父母而忽略或隐藏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的假装不需要。
我不得不说,我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假装的人。我妈妈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从小喜欢掌控我们的生活,小时候要依赖父母,我不敢不听话但是内心又很愤怒,我的排解方式就是假装自己没想法,反正有想法我也不能实现,只会徒增无力感,不如说服自己“其实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那么需要”、“其实妈妈的想法也挺好的”。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惯,一遇到满足不了的需求,我就会条件反射般的告诉自己:“其实我不要也可以”“其实我并没有那么需要”,为此,我错过了很多人和事。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换句话说,有毒的原生家庭大多压抑着孩子的天性,这些被掩藏起来的黑色生命力,成为了日后生活问题的主要根源。第一部分透过对各种有毒病例的分析,帮助大家探索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正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二、应对策略
为了帮助中毒子女探索自己的行为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有多纠缠,以更好的认识理解应对策略,苏珊.福沃德在这一部分开始之前也设计了问卷调查,从观念、感受、行为三者间的联系,探索自我。
作者指出,我们的行为产生于我们的观念和感受,想要改变我们的行为,就需改变我们的观念和感受。而我们的感受其实来自于我们的内心观念,你认为“孩子不应该和父母顶嘴”,所以你在反驳父母后会感到内疚、自责。理解了观念和感受之间的关系,找到了感受的根源,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它们。
了解这个因果关系后,我们知道,其实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改变我们的观念。但是这并不容易,有些观念根植于我们的脑海,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苏珊.福沃德也在书中说明,她不会浮夸的保证你与父母之间的问题在看完这本书后就一夜之间解决了,这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如果你能遵循书中的指引,最终你将挣脱束缚,释放内心力量,找到自我。
在这一部分,作者分享的解决策略包括:自我界定、不再自我惩罚、与父母对峙、以及必要时的专业心理治疗等。
在这里,我主要想说一下自我界定。个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中毒子女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他们的想法作为常受制于父母,他们往往透过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来界定自己。比如我自己,我一反抗妈妈对我的控制,妈妈就会失望,说我自私,一点也不考虑她的感受,我心里也常常怀疑我是个自私的人。上学后,我便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常常会反驳妈妈,妈妈很不开心,说我越读书越不懂事,我也一度很苦恼,读越多书,我就越无法忍受妈妈的控制,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应该辍学,说不定会活得快乐一些?
看完苏珊.福沃德讲的自我界定后,我觉得我真的太需要认真的审视我自己,我需要用心感受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拥抱我的内在小孩,那个才是真正的我。
采取自我界定有什么好呢?它可以帮助你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要求区分开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想法。需要指出的是,自我界定不是要完全忽略别人的情感,它的重点在于不要让别人对你横加干涉,过度掌控你的生活。
自我界定时,意味着你要重新审视甚至否定原有的家庭观念,必然会受到来自父母的种种阻扰,比如被质疑,被打压,被说成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等,让你又回到内疚的漩涡里。这里有个应对技巧:非辩护性回应。
人们在情感收到威胁或攻击的时候往往反应最为敏感,一触即发。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下意识的、没有思索的,这种反应取决于他人对你的认同感。别人肯定你,你就自我感觉良好,别人否定你,你就生气反驳。这种反应就相当于你放弃了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情感交给了别人,给予了对方掌控你的巨大能量。
回应不同于反应的一点,就是你在感受的同时也在思考,而不是冲动行事。想要脱离掌控,作者建议采用非辩护性回应。有句话说,有所求必然受制于人。如果你生气、解释、道歉或者想要说服对方,就等于你把主动权交到对方手上,给予对方拒绝你的权利。而采取非辩护式回应,你无所求,就不会受人摆布。
例如:当父母贬损你的想法时,如果你去解释去争辩去证明自己,你会发现你一直处于父母的影响之下,父母的评论牵动着你的情绪,直到最后你无力招架。而采用非辩护性回应,如:“很抱歉,你不赞同我的想法”、“你的意见真有意思,但我坚持我的想法”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掐断你与父母不必要的纠缠,化解你与父母交涉过程中的过激情绪,阻止矛盾的激化。
这项技能并不容易掌握,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几个非辩护性回应的例子,在与他人周璇之前,可以自己演练一下。例如:
“这样啊”
“哦,我明白了”
“你当然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很抱歉让你伤心了”
“让我想想”
“我需要考虑一下”
......
非辩护性回应,不仅仅可以用于解决自我界定时遇到的问题,在书中介绍的其他策略,如:与父母对峙,非辩护性回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方式都是促进沟通的良药。
书中推荐的其他解决策略,这里就不一一赘述,自我界定只是其中之一,个人认为是最关键的一步。观念决定行动,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认知,是走向自主与独立的开始。只有做好了自我界定,才能更好的运用和把握书中介绍的其他应对策略。
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认识和改变与父母之间的负面关系,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重新认识自己,过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