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笔记(三)
在今天的阅读中认识到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他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鲜明的观点,道出了作为一个完人,进步的阶梯。通过格物到平天下,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修炼,将会变得超凡脱俗。
丁肇中先生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又由此萌起新的疑惑,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与因素,才促使传统中国教育转变为现代学术发展的呢?老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即心学大师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大家都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看到这儿,我不禁又产生了疑惑,格物应当就是为了致知的。比如看见竹子多节,就明白做人需要有节气。又譬如看见竹子挺拔笔直向上生长,就知道人最好是向上生长,宁折不弯。为何丁肇中先生说王阳明先生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丁先生又说: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没有哪位名人是完全照搬先人的话与思想的,不说有没有怀疑,但至少是有创新的!
王阳明的观点“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的心学之本,要诀就是知行合一。人性本无善恶之分的,随着年龄增长,受到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思想和行为,有了善恶之举。一善一恶就在一念之间,从善得善,从恶得恶。良知这个含义很深,对自己本念通达,对别人明辨是非,对学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格物就是区分善恶,然后行善去恶。良知就是明事理,格物就是践行信念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道场,我们时刻的内修外练,让自己与众不同,物质和精神都不空虚,笑对人生,演绎自己的传奇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生德业”。以今言来说,诚意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所谓知至而后意诚,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才能不为表面现象所蒙蔽,做到既不欺人,亦不自欺,实事求是。具体而言,其一,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使主体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充分地接近和适合于客体必然性,使主客体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其二,就是要真实无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忠诚为人、以诚待人;其三,就是要在言语、行动之前,要审慎地思考,使言行恰当可行、符合道义。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芜杂,比如诚信的缺失。处于后商业时代的人们,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一切随处可见。它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程氏遗书》中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些道理,值得我们深加体味。
意诚而后心正,如何不以利害关系枉其道,公正诚明、不偏不倚、不为物欲所左右,就是心正的目标和要求。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态度上,做到意诚心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障。不为物欲所累、不为名利所动,在为学上,才能做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为人上,才能脚踏实地,避免急功近利、误入歧途。需要指出的是,对诚意正心或者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应正确认识:不能片面缩小,也不能片面夸大。欧洲近代以休谟为代表的不可知论者和中国古代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家就走向了两个极端。
《大学》八条目之关键即修身: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然修身不能仅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应在德智体各方面使自己达到全面发展。如何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各种需要、各种能力乃至潜在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修身的目标。只有适应社会各项工作的需要,成为“社会多面手”,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