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读书有感

拿起《意林》,看了曲冰写的《从死亡里回溯人生》

文章写了袁君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葬礼改变了人生态度和人生轨迹的故事。

袁君本来是大连一家电视台的记者,2004年的时候她的一名同事因为过劳猝死,台里委托她为逝者做一个悼念的片子。因为片子做的很用心,感情真挚的描述了逝者生前的工作精神和人生态度,获得了逝者家属的肯定,逝者家属更是希望她能用片子的解说词作为葬礼的悼词。

袁君因此受邀主持逝者的葬礼。

她因为这次主持的成功渐渐有了名气,从此有社会各界的人士慕名找到她主持葬礼。

两年的时间她主持了近百场葬礼,文章列举了两个逝者的例子:一个亿万富翁和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校长。

亿万无翁45岁的时候死于抑郁症,生前的生活及其简朴,终日奔波于工作赚钱的路上。从未用心体会生活的美好,直到有一次由于汽车抛锚,他为了赶时间不得不步行赶往公司,此时此刻他才有机会欣赏路边的风景感知身边的美好:他看到了路边盛放的迎春花【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花,但是我能想象它们一定开的很美丽】他上一次见它们还是在他大学毕业那年。这是他这些年唯一一次愉悦,幸福的经历。

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享年85岁,在他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已经罹患了4种癌症,可是每次濒临死亡的时候他都努力抗争,从不向疾病低头。葬礼被袁君安排了成了一个PARRT,每一个参见葬礼的人都被要求讲述一段和老校长相处的有趣的经历。从老校长楼上邻居家不爱学琴的孩子开始,老校长用送礼物的方式告诉孩子:是他让老校长每天都能免费听到美妙的琴声并以礼物答谢,从而鼓励孩子。让孩子为了楼下每天欣赏他琴声那双耳朵而加倍努力,再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打骂。还有老校长的老友,老校长虽然经过放疗的折磨后身体和精神已经被折磨的千疮百孔,但他依然用一个小时的化妆捯饬自己,化腐朽为神奇。用他自己的话说:身体虽糟粕,但灵魂却体面。老校长用坚强的意志面对病魔给了老友极大的温暖。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袁君对主持葬礼的态度从最开始的抗拒到有求必应,她说起这两年的经历就像是活了一百辈子体验了百味人生,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都是她的养分。

文章的表达的主旨就是告诉我们以死亡的角度看人生,会懂得如何更好的活在当下。

读了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触很深,作者诠释了不一样的看待人生的角度,所谓向死而生,不破不立,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要告诉我们用“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活力,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让生命换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当世独一无二的精彩纷呈的画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 这篇文章我以前看过,当时很震撼。今天再读,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这是多么高级的人生大智慧!...
    Ouyibei阅读 3,081评论 0 1
  • 这篇文章我以前看过,当时很震撼。今天再读,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这是多么高级的人生大智慧! 是两个故事,第一个故...
    许你一世年华阅读 3,184评论 0 6
  • 这篇文章我以前看过,当时很震撼。今天再读,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这是多么高级的人生大智慧! 是两个故事,第一个故...
    铱修幸福研习社阅读 2,939评论 0 0
  • 不知死,焉知生?我们中国文化缺少了对死亡的教育。强烈建议各位读者也来看看。 如果你懂得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袁君的人...
    雪蓉阅读 2,498评论 0 0
  • 这篇文章我以前看过,当时很震撼。今天再读,依然感到震撼。向死而生,这是多么高级的人生大智慧! 是两个故事,第一个故...
    本颗奋斗心阅读 1,25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