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宝有几次不告而别到小朋友家里玩,虽然被宝妈严厉惩罚过一次,但是昨晚又我行我素串门了。宝妈扬言又要动家法,被我劝阻了。因为我知道这只会激发孩子的叛逆。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简单地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罗伯特-西奥迪尼著的《影响力》里的“稀缺原理”给我一些启发来解释孩子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当人们的自由选择收到限制或威胁时,维护这种自由的愿望就会使我们更想拥有这种自由。因此,当越来越严重的短缺或其他因素使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就会通过更卓绝的努力对这种妨碍做出反抗。
孩子在两岁左右和十几岁,会有两个明显的叛逆期。父母需了解和采用适当方法,帮忙孩子度过,并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一,多引导和变通,转移孩子注意力。比如孩子喜欢涂鸦,那就要启发他们在墙上或地板上画画会损坏它们,引导和鼓励孩子在纸上或白板上作画。一味的制止和责骂,不仅会加重孩子的反抗,还可能抹杀其创造力。
第二,要注意命令或原则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古灵精怪的熊孩子,不仅会看大人的脸色,利用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言行不统一,还会反复试探大人的底线。有时,父母好不容易定的规矩,被爷爷奶奶轻易而举就打破了。还有,一时的心软,放弃原则给孩子自由,后面再拿走,这种“得而复失”会激起更强的反抗和叛逆。
养孩子不容易,涉及到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懂点心理学,家庭和睦,子孝亲贤!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