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荷山
我不是一个综艺饭,从小到大,追过的综艺节目除了几岁的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看的《正大综艺》,貌似就没有别的了。
不过,这部综艺节目却仅仅通过今日头条上几个短短的小视频就把我圈粉了。当时,它已经播出到了第三季,我不仅从此每周像守候心仪的美剧一样守着这部综艺更新,更把之前的第一季、第二季都刷了一遍。连生娃的前一个晚上,也和老公窝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边憧憬着娃的到来,一边通过病房里的电视看了最新一期的节目。
第二天生娃不顺利,顺转剖,半麻醉。我的主刀医生一边给我做手术一边和其他医生聊天,原来她也是这部综艺的真爱粉。我对她的信任感顿时又增加了好几分(事实证明,非粉医生真的很靠谱)。
没错,这部综艺就是《非正式会谈》。目前,它已经播出到第3.5季,每季豆瓣评分平均9.3。
这部综艺没有流量明星,请来的嘉宾没有一个有知名度,就连几个主持人说实话我之前也都完全没听说过(当然这是我孤陋寡闻,会长大左、副会长杨迪、秘书长陈铭以及可爱的书记官陈超都非常非常棒,没有他们这个节目绝不会这么好看),而且节目组号称“穷穿地心”。但这部综艺真的“有毒”,不仅我一入非门深似海,从此每期都要追,就连比我更综艺小白的老公,都在看了一些片段之后,是不是和我用节目里的梗来沟通了。
比如钱多多魔性的“啊~”“在(z~ai)尼日利亚……”
比如华波波的“啦啦啦懒~”“喜欢~”“能不能对我好一点~”“无所谓无所谓无所谓~”
比如小贝的各种秘之手势……
再比如萨沙的那一口东北碴子味儿……
《非正式会谈》之所以能这么火,如果说得俗套些,是因为它“走心”;说得感性些,是因为它亲切;说得理性点,是因为它在目前的各类综艺节目中,寻求了差异化发展。
走心。每期一个来小时的节目,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全球文化相对论”会让你了解到各个国家的趣闻逸事,嬉笑之间就增长不少见识,而“提案环节”则会选择一二社会的“永恒”痛点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们讨论,让观众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偶尔穿插的游戏环节,除了活跃气氛,还能让观众看到各个代表的性格。
亲切。这个节目的代表都没有什么明星包袱,彼此之间的互黑与自嘲都像是日常朋友间的闲谈。而节目组有时制造的意外惊喜,比如请来华波波的家人,请来罗狮杰的女朋友包子等,都像是自己家里人一般,不造作,不矫情,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这些正是《非正式会谈》所走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当越来越多的节目去邀请明星、邀请小鲜肉小花时,《非正式会谈》邀请了一群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当越来越多的节目做的效果酷炫时,《非正式会谈》就是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当越来越多的节目拼命去抢热搜时,他们不蹭热点,而是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讲述他们的文化,碰撞他们的思想。
当然,这个节目最为吸引我的一点在于它没有那么多的说教,却说明白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人性与国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有文化上的冲突,但在根源上,大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存在普遍性的。勤奋、上进、有爱心、热忱等品格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被大家尊重褒扬。
至于我们平时常常会听人说人家国外的什么什么就不会这样,这里的什么什么可以代入家长、学校、医院等等具象的人和事,也可以代入社会、环境等等抽象的事物。你看了《非正式会谈》也许就会发现,尽管大家肤色不同,但有太多的想法、观点实际上是类似的。
这样的相似是不是也可以佐证世界大同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只要我们肯对彼此敞开心扉,只要我们能够打开沟通的大门,只要我们愿意对彼此分享。
最后,想用一句非正主题曲的歌词结束这篇安利——“我给你非正式的表白,但这是我最赤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