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不良行为时,智慧的父母都是先了解孩子的感受,假如家长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帮他分辨真正的是非,而不是“我是为了你好”,那么当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时,自然而然地会放弃自己那些极端的行为。
相反,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情绪感受,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上,就难以做通孩子的工作,甚至会促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极端。
换句话说,智慧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的,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没必要做过分的举动。
那么如何处理孩子的感受呢?首先看到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期待或者初衷是什么。当你看到一个3岁的孩子用他的小手不停拍打电脑,会是什么反应呢?是上去阻止并告诉孩子说不要拍打电脑,会把电脑拍坏的(脑子里想他在搞破坏)。那么孩子的真实意图是模仿爸爸在电脑前打字的行为。知道他的初衷之后会怎么说呢?还会用指责的语气吗?当我们知道他的初衷或者期待后,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做既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又不给别人或者事物带来不舒服。即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