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顺利通过,开始了我们的一路寻北毕业旅行。
下午三点出发,在动车上历时7个小时,晚上10点多到达哈尔滨西站,出站后感觉哈尔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
中央大街晨跑
闹钟五点响起,看了会Kindle,6点穿衣出门跑步。酒店就在中央大街附近,在酒店大堂问了前台中央大街的大致方向,便兴奋的跑了出去。
早晨的中央大街人很少,偶尔能看到一两个晨跑的人,一路向前跑,很开心,喜欢这种用脚步丈量一座城市的感觉。在问了几个路人之后终于到了松花江边。此时的江边人慢慢多了起来,有跑步的少年,结队快走的叔叔阿姨,跳广场舞的大妈,热闹的哈尔滨早晨。。。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中俄文化艺术长廊,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为哈尔滨这条街铺上一块块好似俄式小面包的方石块,这种小面包被称为大列巴。这些方石块经过岁月的抚摸,渐渐变得精巧密实,光亮柔润,据说它们的造价极其昂贵,按当地的价格要一美元一块,所以,这真正称得上“黄金铺就的街道”。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沿街挤满了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15-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初的巴洛克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喧闹而拥挤中显出一种欧洲贵族般的派头,积淀着沉沉旧时光里的别样奢华。
“马迭尔”是俄语“时髦”的意思,没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冬里吃过马迭尔不算来过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上另一个最具特色的小吃是哈尔滨烤肠,冒着严寒吃了一根马迭尔,并品尝了哈尔滨烤红肠。路过中央书店,邂逅了东野圭吾的盛夏方程式。
岁暮晴暖,牵着身边的小伙伴,左手一根奶白色的马迭尔,右手哈尔滨红肠,或握着一根红彤彤的冰糖葫芦,踏着一方方黄金石块,闲闲的从北到南,从南到北。
松花江与圣索非亚大教堂
沿着中央大街往下,穿过地下商城,再过马路,就到了承载着无数东北人梦想的松花江。这个季节的松花江面可以开汽车,也成了溜冰场,江面上也有很多游乐项目。
通过与中央大街交汇的西十二道街,走到美丽而庄严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不由感叹信仰的力量,圣索非亚大教堂算是地标,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维修。
冰雪大世界
冰雪大世界,我们买的是夜场,从10点到12点,一人180元。夜场的冰雪大世界冰雕灯全部打开,真的是美轮美奂彷佛置身与冰雪世界中。冰雪大世界娱乐项目很多,你可以登上冰雪城堡,尝试从国内最长的冰滑梯滑到底的刺激,或是坐森林小火车、冰上自行车、雪地卡丁车,也可以滑冰、玩冰迷宫等各种活动。虽然坚持晨跑两年且属于北方姑娘的我并不觉得哈尔滨有多冷,但去了处于郊区周围都是冰的冰雪大世界也着实冻残,所以建议大家捂得严严实实给手机也贴上暖宝宝。由于快冻残的原因11点多我们就从冰雪大世界出来,打车回酒店,在酒店一起跨年。
漠河
从哈尔滨站出发坐火车去漠河历经14个小时。
现在仍然记得当时下车的感觉,如果在哈尔滨呼吸的感觉叫做清冽的话,在漠河得用凛冽来形容吧。下车之后,之前联系的师傅已经在等我们了,很热心的一东北小伙子,一辆白色的suv,拉着我们直奔祖国的最北村落,北红村。一路上看了九曲十八弯,江岸上人工搭设了一个高台,大约二十米高,爬上高台,九曲十八弯尽收眼底,没有江水,只有冰封,一条白色的玉带弯弯曲曲穿过江两岸的森林,转过几道弯又消失在森林里。
下一站,乌苏里浅滩,一路上的景点固然美好,然而路途中的风景更胜一筹,在这白雪皑皑的冬季,清澈的蓝天,温暖的阳光,大兴安岭又何尝不是景点?
到了乌苏里浅滩,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坐标点,旁边就是俄罗斯领土。
继续前行,下一站,龙江第一弯。
栈道爬起来比看着要艰难的多,全木结构的台阶上,被游客踩实的冰雪覆盖,爬至一半,口罩变得冰冷,眨眼睛的时候明显感觉睫毛沉甸甸起来,眼睫毛明显地凝结了一层白霜。快到顶端的时候,有一个平台,这里是观景的最佳地点,也是龙江第一弯的最佳拍摄地点,没有突兀的树木遮挡视线,眼前一片开阔。
继续上路,直奔今天的驿站,北红村。
到了北红村,兴奋万分,这里就是纪录片中,网友笔下,相机里的村落!有牛,有马,有犬吠声,有小院,所到之处,所立之处,所望之处,无不是一道风景。浓郁的村落风情,浓得化不开。
三点左右,太阳已经伏在山头,夕阳西下,屋顶上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宁静祥和。晚上三个人住了东北特有的炕,很暖和。早上6点起床,喝水,在客厅看了会书,阿姨早饭还未做好,闲着无事,便裹上袄,出门看看早晨的村落,北红村的早晨天亮的比较晚,7点多太阳才出现在地平线上,软软的红色,软软的金色,软软的光线,这里的太阳很可爱。吃过早饭,坐了马拉爬犁,拉犁的叔叔很朴实,体验了泼水成冰,这里的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无不感动不震撼。
下一站,前往北极村
沿途白桦林、看了驯鹿和狍子
一路平坦大道通向了北极村,不同于北红村,这里的商业气息来势汹汹,各种崭新的建筑,各类商业街,俨然一个现代的小城镇。这里的各类职能机构都冠以醒目的两个大字,最北。最北一家人,最北工商局,最北商店,最北邮局。
中午吃过饭,我们前往圣诞村滑雪场,毫无经验的俩人背着雪板艰难的爬上滑道顶部,看着又长又陡的滑道,俩人发怵了,临时决定必须得找个教练,然后被安全员一路拉着挪到了安全区,这也成了她们一路上的笑料。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慢慢地在滑道上滑了几个来回,开心。
晚上依然住的炕,第二天早上6点爬起来,摸黑走到了村子里的大温度计前,拍下了此时此刻北极村的温度,零下40摄氏度。整个人再次冻残,飞奔回客栈,吃完早餐,继续上路,走过铁索桥,一路步行,通向金鸡之冠和北极点。在最北邮局买了明信片。然后返程回漠河,在漠河市区尝到了最正宗的铁锅炖。
北红村午后的安逸,冷冷清清的棕色壮马。
北极村早晨的炊烟,密密麻麻的白色雾气
分外喜爱,这份安逸。特别是下午四五点钟,整个城市要睡去的安逸。
自己钟爱的旅行,其实就是去陌生的地方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那里的人,那里的雪,那里的房子,那里可爱的大胖狗,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充满新奇。
回来的火车,冰雪消融,2019,善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