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是理解课程内容并达成课程目标的媒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总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愚以为,用教材教,首先就要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才能合理灵活地整合教材,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否真正地读懂了教材?该怎样去研读教材?我好像并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结合着这周分数乘法的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发现自己在研读教材,读懂教材的路上,还仅仅是刚刚起步,对于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还远远不够,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以《分数乘分数》这部分内容为例,教材的练习六安排了21道题目,配合分数乘分数,分数连乘和倒数的认识进行巩固练习。从题目设计来看,第1~5题是配合例4、例5安排的。说实话,对于这几道题目从前从未真正去关注过,研究过,无非就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全班讲评时对一下答案,就算过去了。顶多会对第3题重点讲评一下,毕竟这里的计算方法还是个重点,这也是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率较高的几种典型错例。因此在这里,我还经常结合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其他典型错误,设计一些改错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时,我会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错在哪里,然后再让他们把错误改正过来。
但是对于第4题,却从来没有认真的关注过,思考过它的价值。一直以来就是把它当做纯粹的计算练习,之前甚至还在想,第2题已经有了有关计算的练习,第4题再来这么几道,好像有些重复了,因此,对它也就是带搭不理的,有时间了让学生做一做,互相检查一下,没时间了就扔在一旁不再管了。
然而,今年当我带着研究的眼光再来看此题时,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左边两组题是在强调整数与分数相乘时,要把整数和分数的分母约分,不能和分数的分子约分;而右边两组题则是强调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分数加法不同,不能混淆。这两种错例,正是现在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刚开始学习分数乘整数时,学生都能分得清楚,要将整数与分母约分,错误多是出现在约分方面,结果不能约到最简分数,约分时乘法口诀不熟,计算错误等。而当分数乘分数学完之后,各种题目混合在一起进行练习时,一部分学生就有些招架不住了,只要看到可以约分的数,也不管是分子还是分母,就开始约分,把之前刚学到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全部都忘得一干二净。而且由于这段时间学习分数乘法,每天都接触大量的分数乘法练习,以至于突然间蹦出几个加法算式,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时间难以转变过来,也就直接开始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了。
这样的问题其实历年来都出现过,但我从来都没有分析过其中的原因,总是在抱怨学生:知识掌握不牢,不会灵活运用,学着新的忘着旧的。现在才发现这原来也是我的疏忽造成的,教材在这里已经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这种负迁移,并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如果能早一点读懂教材,在这里适当的加以引导,设计一些辨析的题目,让学生对这些易混点分析清楚,对易错点加强练习,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错误了!
研读教材,读懂教材,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指导教师备好课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理解好知识的基础,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真正地静下心来,用心去研读教材,读懂每个例题,每道习题的编写意图及价值,用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