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的详细介绍

设计模式是程序的精髓,学会并善用设计模式才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本篇文章是基于另一个大神的简书所做的总结,在文章后边会附上大神的简书地址。

1.设计模式的分类


分类

2.作用

提高代码复用率,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

提高代码可维护性、可拓展性

使代码更加优雅

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

3.设计模式的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1> 单一职责模式(一个类=只有一个引起他变化的原因)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即耦合性太高=一个职责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职责

2> 开放封闭原则  (一个实体应该对外扩展开放,对内修改关闭)

即每次发生变化时,要通过添加新的代码来增强现有类型的行为,而不是修改原有的代码。

符合开放封闭原则的最好方式是提供一个固有的接口,然后让所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类实现该接口,让固定的接口与相关对象进行交互。

3> 里氏代替原则(子类必须替换掉他们的父类型)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子类替换父类后,程序的行为是一样的。

只有当子类替换掉父类后软件的功能不受影响时,父类才能真正地被复用,而子类也可以在父类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行为。

4> 依赖倒置原则(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而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

所谓的的 “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这样可以降低客户与具体实现的耦合。

5> 接口隔离原则(使用多个专门功能的接口,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总接口)

不要让一个单一的接口承担过多的职责,而应把每个职责分离到多个专门的接口中,进行接口分离。

6> 合成复用原则(在一个新的对象里面使用一些已有的对象,使之成为新对象的一部分)

新对象通过向这些对象的委派达到复用已用功能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要尽量使用合成/聚合,尽量不要使用继承。

7> 最少只是原则(迪米特法则)一个模块或对象应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这样当一个模块修改时,影响的模块就会越少,扩展起来更加容易。

关于迪米特法则的其他描述:只与你直接的朋友们通信;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和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就使用了迪米特法则。

4.设计模式分类


分类

真正的深入浅出“设计模式” - 最易懂的设计模式解析 - 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设计模式概述 在学习面向对象七大设计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高内聚、低耦合和单一职能的“冲突”实际上,这两者...
    彦帧阅读 3,809评论 0 14
  • 设计模式汇总 一、基础知识 1. 设计模式概述 定义: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
    MinoyJet阅读 4,003评论 1 15
  • 设计模式基本原则 开放-封闭原则(OCP),是说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该可以拓展,但是不可修改。开-闭原...
    西山薄凉阅读 3,963评论 3 14
  • 链接:https://github.com/WiKi123/DesignPattern作者: WiKi123(gi...
    树懒啊树懒阅读 3,725评论 0 2
  • 每到年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些长时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好朋友、好兄弟等就会在微信给你发消息,用着俗套...
    爱思考的90后阅读 98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