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举一个戏剧经典的例子,就是曹禺的《雷雨》。大家知道,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个杰出的人物,他在23岁的时候写出了他的代表作《雷雨》,对人性的探讨思索,达到了我们一般人会感到非常惊讶的深度,同时在戏剧话剧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雷雨》一共写了八个人,两个家庭。周朴园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是周家的家长,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周萍,一个叫周冲,有一个夫人叫繁漪。
另外是鲁家,鲁贵跟他的夫人鲁妈,以及一个儿子大海,一个女儿四凤。
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演绎了一段惊人的人性的悲剧。
周朴园年轻的时候因为荒唐,跟家里的一个丫头产生了一种感情,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就是周萍。另外一个孩子是被鲁侍萍带走的鲁大海,后来成为鲁贵的养子。
三十年前埋伏下的这一种因由,到三十年以后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悲剧。因为周家要讨一个有身份的小姐当媳妇,把刚刚生下双胞胎的侍萍赶出了家门。侍萍带着他小儿子后来叫鲁大海离家出走,在大雪纷飞的一个冬季,传说是跳河自尽的,可是她事实上没有死,被人救起来嫁给了鲁贵,又生了个女儿叫四凤。
三十年以后,阴差阳错四凤来到了周家,当了周朴园家里的一个丫鬟。而她的父亲鲁贵又是周家的一个管家。四凤到了周家以后,重复了她母亲年轻时候的悲剧,跟这个家庭的大少爷周萍好上了,发生了爱情,而且怀孕了。
侍萍就是后来现实处境中的鲁妈从外地来,到了周家要把四凤带走,因为她根据自己的人生的经历,不赞成女儿到大户人家当丫头。
《雷雨》写的就是不到二十四个小时发生的故事,从鲁妈踏入到周家,她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使她发现,她几乎又回到了她梦中死都不愿意回来的一个地方,就又回到了她年轻时候的情人周朴园的家里。整个戏剧矛盾就集中在几个小时当中爆发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四凤爱上了周萍,周萍对四风也的确有真情的一面,可是他们事实上是亲兄妹,都是鲁妈所生的,亲兄妹的结合,这是有伤伦理的一种悲剧。无论如何都不能获得原谅,可是当事者他们都处在不知情的状态当中。
当鲁妈最后发现真相的时候,已经意识到难以挽回了。所以面对两个不知情的孩子,她提出了最后的要求,你们远走高飞,哪怕到天涯海角,这一辈子再也不要回来见我了,天大的罪恶都由我一人来承担。
当周朴园听到客厅里面吵闹的声音从楼上下来,只听见繁猗出于一种报复,在恶意的嘲弄。看见周朴园下来,她就拉起周萍说:“当着你爸的面,喊一声鲁妈也就是侍萍,妈吧。”
周朴园看来他觉得他早年的荒唐已经暴露了,他理解这个妈是亲生的妈,而繁漪原来的意思,喊妈那就是你的丈母娘,当着你老爸的面,喊一声丈母娘,妈吧。
周朴园不知就里,表现的浪子回头的那种虚伪,说:“侍萍,你终于回来了,萍儿,你应该认这个妈,因为他毕竟是你的亲妈。”这么一说真相大白,引起强烈的震撼,繁漪出于报复,恶意作弄,她都感觉到一种悲剧来临的恐惧,因为大家都清楚是亲兄妹走在了一起,当事者周萍以及四风明白真相以后,四凤大叫一声从客厅里冲出去。
戏剧以前,前面有伏笔。天下着雷雨,电线掉到了地上,四风冲出去触电而死,周朴园跟繁漪的儿子,也就是周朴园的小儿子周冲,心里爱着四风,看到四风冲到夜雨当中,他就跟踪出去,拉四风的时候也是被触电死亡了。
周萍看到这么一种情景,独自来到了楼上,大家还莫名其妙的时候传来了一声枪声,大家惊慌失措的意识到周萍自杀了。
鲁大海看到这么一种情景后意识到自己是周朴园他所反对的资本家的亲生儿子的时候,他愤而出走。
而繁猗呢,她因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跟周萍有私情,她想拉住周萍作为一个救命的稻草,保证自己人生的幸福。明白了周萍自杀以后,她大哭着冲到楼上去,客厅里就剩下了周朴园跟鲁妈。
周朴园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我的另外一个儿子呢,大海。他居然在反对我,他现在哪里去了?鲁妈告诉他,他再也不会回来了,作品到这为止。
雷雨的初版本有一个序幕以及尾声,讲的都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养着两个老婆子,他实际上暗示我们繁漪和鲁妈都疯了,周朴园受到这种惩罚,忏悔自己,把两个疯了的老人养了起来。
后来的版本把序幕和尾声砍去了,那主要反映的是曹禺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后来我们曾经把这理解成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但其实这种删节它反映出了阶级观念的加强。但是对于作品主题表达至关重要的人性的内容,忏悔的意思,宿命的观念等等,曹禺早年的那种思想意识有所削弱。
另外一个重点是,在大家明白这个作品悲剧的大致内容以后,我们要考虑到形式的因素,形式对于表现作品深刻的主题,拓展人性内容的表现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故事它的戏剧演出的效果取决于,情节冲突的紧张,性格碰撞的猛烈,也就说它有种碰出火花来的戏剧的矛盾与冲突。
三十年的恩怨,两个家庭要在一天时间当中表达出来,只有这样在高潮时候接近高潮的时候开始写起,猛烈地通过戏剧动力推向高潮,最后有一个悲剧的结局,才会产生现在《雷雨》所具有的那种震撼人心的戏剧的力量。
剧作家的才华就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然形式的因素体现在其他方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
要实现这种戏剧的构想,从接近高潮的时候写起,迅猛的向高潮发展,他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结构的艺术,那就是用“过去的戏剧”来推动“现在的戏剧。”
所谓“过去的戏剧”就是两家三十年的恩怨。
这种戏剧通过鲁妈也就是侍萍踏入周家门槛,一开始懵懂到后来逐步明白真相这么一个过程,介入到了现在在发生的这个戏剧,加剧了矛盾的激化,走向了高潮。
怎么样写出这么一种效果?曹禺在第一幕当中设计了鲁贵跟他的女儿四风两个人的对话,他们在打扫房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看起来是无意的对话,其实句句都抓住了两个人的心理,鲁贵跟四风的闲聊当中要告诉四凤,一个四凤其实并不明白的真相,就是这一家的大少爷周萍跟这一家女主人,周萍的后妈有不清不白的关系。
鲁贵要告诉四凤目地是要四风小心周旋,因为四凤也爱上周萍,周萍对四风也有一种感情。鲁贵希望这一对婚姻能够成全,他从此得益。因为他是一个酒鬼,没有其他的人生理想,他就希望从女儿与周萍的婚姻当中得到一种财富,来保证他晚年的美满生活,他根本没有考虑女儿四风的幸福,他考虑的只是自己,所以他想方设法暗示四风,你有一个竞争对手。
四凤其实本来不清楚这里面的就里,但是从父亲的话里面听出弦外之音,跟她今后一辈子的幸福密切相关的,她心上人周萍跟这家的女主人之间暧昧的关系,她就拉长耳朵听,一个必须说一个必须听,但是表面上都表现的非常散淡,好像毫不在意那种表面的平静。
(通过父女俩的对话交代故事背景)
表面的平静,有着人物心理必然的逻辑支撑,紧紧地抓住了剧中人的心,同时也使得观众感到非常的揪心,看这个悲剧往何处发展。
这就规定了鲁贵必须说,四风必须听,通过这么一种对话,结果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说把三十年前两家的恩怨、以及当下的周萍、以及跟他后母的不正当的关系交代清楚了。
有了这样一种不正当的关系,人物交错之间的一种乱伦的关系,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故事的发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他的爆炸他的真相的大白肯定是一个非死即伤的大悲剧。
作品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就是三年以前,周萍由于对现实失望,对父亲失望,在颓废当中跟他的后妈勾搭上了关系。鲁贵要告诉四凤的是,这个家里面有闹鬼的故事,每到深夜,听到哭声,有女鬼这种哭声。他要四风明白其实这个女鬼就是繁漪,是周萍的后妈,也就是周萍乱伦的所谓情人。
四风不明白闹鬼的故事,鲁贵的讲述不断地使本来隐藏的那一种关系浮上了地表,告诉了观众,这一家里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其实背后有深刻的历史的根源,是两家三十年恩怨的一个最后的纠结。
三十年的过去的悲剧,他通过剧中人物现场的戏剧时间,对话当中交代出来,没有这一种交代进来的戏剧的动力,最后的悲剧难以想象。但是假如说采用中国传统戏曲当中,用人物独白的形式,我乃常山赵子龙也。我怎么样怎么样这么一种介绍,很显然又不符合话剧那一种真实性的原则,话剧是不允许这么单独介绍前因后果。
话剧:
必须在规定的情景依照现实所应该有的样子来展示。
所以大家都很佩服曹禺的那种戏剧表现才华。他就借用客厅里面父女两个人的对话,很自然的即符合当下的规定情景,他们作为佣人在打扫房子,同时很巧妙的就把以前三十年的恩怨,引入到了当下的剧情发展当中。
后面的剧情的爆炸,那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一种发展。作为一个戏剧,曹禺可以从三十年前,侍萍被赶出周家的门那个时候写起,那样写《雷雨》就是另外一种情景了。也可以从三年前闹鬼的那一刻写起,但是那一种写《雷雨》也是另外一种风格。
现在的《雷雨》从周朴园从矿上回家,侍萍也就鲁妈为了找自己女儿,同时汇集到周家的这个空间当中,使得历史的恩怨发生了猛烈的碰撞,产生了强烈悲剧的效果。这么一种用过去的戏剧来推动现在的戏剧,有非常巧妙的符合话剧表现艺术的,基本的真实性的规则,还保证了《雷雨》现在那么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我们反过来讲曹禺选择这么一种结构的艺术,他是深思熟虑的一个艺术经营的成就,他的这一种戏剧结构表明,他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了一种深入地思考,在艺术想象当中完全是服从一种主题的表达。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从这种结构当中,可以体会到曹禺他的一种创作的倾向,他所要表达的一个作品的主题,他对于剧中人物的一种喜恶褒贬的一种情感的态度。这些内容的东西实际上都通过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反过来可以从这一种形式,回过头去追踪艺术家的想象的踪迹,来触摸他内心的一种情感世界,来品味精美的艺术,他那一种打动人心的强大的魅力。
顙領手足,骸髪容聲。
欣慽悲慮,意念形神。
聆逹明宷(審),貌恭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