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生会工作进度的不断开展
和学生会的小伙伴们感情也越来越好
后半个学期基本就是集中在各种各样的聚会中
上课、值班、开会、聚会
简简单单的日子
不过开会方式有些奇特
每周一晚上学生会开会
将任务由我们通知到各个学院
每周二晚上班长开会
由学院办公室成员给所有班长开会
这样就导致
周一和周二的两场会议完全是重复的
开到后边就会发现某班班长(是我)经常缺席会议
慢慢的快到学期结束的时候
是走是留这个问题逐渐摆在我们的眼前
虽然我很珍惜学生会的这份情谊
但依旧选择了放手
去听过一次交换生的外国生活后
心里面总感觉想出去走走看看
那时虽然连申请的资格都不够
如此放弃却也略有不甘
狠心离开
只为拼搏一下交换生活
第二学期的课程整体难度也不高
让人头疼的《高等数学Ⅱ》竟然改变了评分方式
期中考试占40% 期末考试占30% 平时30%
前半个学期
基本第一排被我们寝室牢牢地霸占
在期中考试后仔细一核算
期末考试只需要个位数的成绩就可以及格
从此第一排再也没有了我们的身影
(不过这里还是想说一下,高绩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到,高数绩点挺影响总成绩的,因为大一上下两学期偷懒分数不高的高数成绩,后来没少自食恶果)
不过好在还是没有挂科风险的
频繁聚会导致腰包和体重逐渐呈现反比趋势
那段时间的体重达到了整个大学的巅峰
本就和帅不沾边的脸庞
胖到让人看了就想上来揍两拳
这也导致暑假回家的时候
父母一致认为是生活费太高导致如此富态
假期如期而至
本来想申请北京某大学的夏令营
无奈综合实力还是不够
在竞选的过程中毫无悬念的败下阵来
机缘巧合
决定假期独自一人去国家会议中心参会
中国互联网领袖峰会
虽然我也想很骄傲自豪的说这场会议改变了我多少多少
事实上我根本就没听懂会议的内容
一个人在北京生活了七天
青年旅舍+胶囊公寓
胶囊公寓一面墙两个舱
小到连行李箱都只能放在床上打开
好在每天停留在住宿地点的时间不多
大大小小的景点都走马观花的看了看
这里点名表扬一下国博
后母戊鼎外的玻璃擦得实在是干净
本只想贴近看看大鼎的我
一头撞在玻璃上
在周围解说和一群小孩子的围观下
只得故作高深摆出一副思索地样子
喜欢听音乐会的我
早就定好了一张国家大剧院交响乐的门票
奈何围着大剧院走了一整圈还是找不到入口在哪
最后才知道国家大剧院的入口竟然在地下
果然交响乐还不是我这个年纪能理解的东西
听到后面竟然有些乏味
不禁还是连连感叹
还是重庆的国泰艺术中心适合我
其实在大学期间
也听到过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喜欢听音乐会被说成是“高雅情趣”
带有些许贬义的评价偶尔也能听到
其实我个人看来
喜欢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
喜好而已
并无高下
也不是为了在人们面前作为一种谈资
其实音乐会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接触
我喜欢音乐会
是因为听音乐会是唯一一种可以在现场用自身的感官
去体验音乐
市民音乐会的票价还没有一张电影票贵
并且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有时周边同学听到我的歌单
频频感叹
这种歌单简直就像是行走的家具城
(家具城中总放一些轻缓地轻音乐)
(音乐会中不允许拍照,此照片是返场时拍摄的)
也是这个暑假
PUBG融入了我的生活
只有一个地图
画质优化也没有那么好
一向对游戏没什么兴趣的我
一头扎进了PUBG的世界里
准时定闹钟早起打游戏
上午单排
下午双排
晚上四排
大半个暑假
四百余个小时的游戏时长
父母有时过来看看我在做什么
在我给他们讲解游戏规则后
他们偶尔会坐在我身后悄悄地帮我观察周边有没有敌人
甚至在我成功吃鸡后真的买只鸡来为我庆祝
(主要也是我吃鸡的次数太少)
身着一身美团外卖服
乐此不疲地在机场等地送着快递
分享一些有趣时刻
大一的整个生涯随着点点滴滴的记忆碎片就这样结束了
寥寥几笔肯定无法写出生活中的全貌
仍能记得大一的那种忙碌
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傻
这一年
有些心酸、有些心累
从高中到大学
吃着难吃的食堂
做着重复的工作
内心难免种种牢骚
但同样的
也只有在大一的时候
走在路上打招呼的次数是最多的
参加的活动也是最多的
对大学的整体体验
其实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一步步摸索前进的过程中
已经锻炼出了一种逐渐“老油条”的能力
其实真正接触新圈子的时间很短暂
在学校期间也就是大一能够让我们没有什么压力
自由自在的去完成高中时对大学许下的种种心愿
按部就班的平淡生活就这么结束了
当时那个站在学校门口彷徨无措的我
肯定没想到
自己的大二大三会如此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