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喜欢同哪类人相处?A、谨小慎微、小心翼翼、郁郁寡欢。B、大大咧咧、从容淡定、积极开朗。
A类型人大多都是敏感多疑的,凡事看得过重,被领导的批评时,身边人无意识的冷落时,恋人之间意见不合时,夫妻有矛盾时或婆媳相处时,所有这些琐碎的关系里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她)的过度反应,这类人对事物反应灵敏性决定他总是习惯性地去捕捉别人那些隐藏的信息,导致自己处于时常的紧张、不安、烦躁、恼恨、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中。
与之相反的便是B类人,他(她)们表面看似木讷、迟钝,对任何事都不想太多,整天穷开心傻乐呵,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这类人便是拥有所谓的“钝感力”。
所以世界上不仅仅有敏锐和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基本才能。
如何获得钝感力
一:先让自己意识到,然后才能调整思维
情绪的变化是源于思维,我们感同力太强就会把别人的一些微小情绪带入到自己的思维里,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每当遇到此类境况时首先就告诉自己停下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别人的高兴与不高兴那是别人的事。事情只分别人的关我什么事,我自己的事关别人什么事。
遇到事时先想,这事是我能解决的吗?答案无非是能解决和不能解决,我能解决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我不能解决那我更没什么可琢磨的。刻意练习把事情简单化。
二:刻意保持大局观
常提醒自己不着急发言,不着急出方案,不要急,给自己充分的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在职场老板批评了你,你觉得别人的眼光重要还是自己的饭碗重要,觉得饭碗重要就不要把重心放到别人的眼光里。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知否》电视剧里的女主盛明兰,盛明兰聪慧至极在盛家却表现得很愚钝,盛家犹如职场,在那样的环境里如果处处感同身受、敏感多疑,凡事展现的八面玲珑估计活不过三级。现实也不过如此。
修炼自己的大局观,每当自己胡思乱想事多问问这重要吗?凡是杀不死你的都不重要。
三:接受自己
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不盲目悲观,不妄自菲薄。制止给自己贴标签的思维习惯。你无论对现在的自己满不满意都要接受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去改正就行,别人的指责的就当作是良药好了,不要反复琢磨人家说过你什么,学会毫不在乎、学会熟视无睹。
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之中,都能让自己精神饱满的生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能适应环境的能力肯定不是敏锐,而是钝感。
事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别活成那种被别人搓一手指头就寻死觅活的人,要活得像杂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