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当道,修为难成 | 《光明大手印:参透生死》读书笔记之四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执”难破。

修行,必须放下“我执”,然而最难放下的恰恰正是“我执”。财色名食睡,如同五顶巨型的伞罩在我们的头顶上,遮住了我们本来的智慧,阻塞了天籁,挡住了美景。强大的“自我”固守在自己的疆界和堡垒里,根本就是一国之君不容侵犯,而“我执”就是誓死效忠的禁卫军统领,哪肯放松一步?

我们的六识所生之物,无非都是自我的投射罢了,而执着在于,不顾一切地保护这些投射,这无异于在本已蒙尘的镜面上又加盖了无数的保护罩,如此怎能净涤自我,怎能觅回妙明真心?这些保护罩便是我执。

我们很难面对真实的自己,很难有勇气面对事物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被痛苦的负性情绪或者被不敢经历的体验攻击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开启自动防御系统,保护自己。

又譬如,在别人身上投射回来的所谓的攻击和压力,好像是按钮,这个按钮一旦按下,我们心中会升起一道自动防御玻璃,隔离了我们与这攻击和压力的空间,但同时也失去了我们看到真相的机会。

当我们建立起“我”和“非我”之间的对立,就已经创建了所有问题产生的根源,接下来的事儿,无非是在循环往复不断强化幻相的论证过程。

面对“我执”,最可怕的是不自知。对别人和外境多一些慈悲心,对自己多一些觉察和反省,这“不自知”渐渐地会变成觉知,“我执”渐渐地变得无有所执,如此,“我执”便渐渐地放下了。

即使我们常说“要有慈悲心”,但是大部分人所说的“慈悲”其实是“请对我的自我好一点”(肯·威尔伯),因为那并不是打破疆域的、由本性生成的“一体同悲”之慈悲,那不过是对他人慈悲会让“自我”舒服一些而已。“自我”本没错,无我非无我,但错的是世间的这个“自我”是被无明、烦恼、习气熏染后的“自我”,而我们以为这才是真实可靠的实相,于是执着的紧紧的抓住它,结果却是不断地制造问题。所以这样的“自我”正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善待“自我”其实是不慈悲的,就好比我们爱的人是瘾君子,我们所谓的“慈悲”是不断地给TA毒品而不是送TA去戒毒所一样。

大宝法王曾说,生起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做到。恐怕,只有打破“自我”的疆界,生起真正的、充满智慧的慈悲,才完成了生起菩提心的第一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早就听说过《西藏生死书》,据说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后,对死亡不再恐惧,重新定义了活的意义。我怀着好奇与期待,打开这本...
    不要问我从何而来向何而往阅读 12,212评论 0 10
  • 2017年11月16日 雨点&妈妈 香蜜小小书语者 中午午睡后,宝宝的精神完全恢复,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把宝...
    叶子ya豆子阅读 180评论 0 0
  • 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的7点钟,乌克兰时间下午的2点。总是习惯性的计算着时差,习惯性的喝茶加糖,习惯性的出门不带伞……...
    梁婉琳阅读 475评论 0 1
  • 读西游时,最喜欢孙悟空手中的那条定海神针,最厌恶孙悟空头上的金箍。 大圣擎一条定海神针,纵是面对十万天兵也毫无惧色...
    老邵阅读 449评论 2 5
  • /茜 我们仨 十五载分隔 寤寐思服难述 昨夜梦里 终得一晤 虽无言语 但有安然一刻 已感欣慰 可终将难复
    茜与诗酒间阅读 1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