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大化倒逼“输入”?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获取新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有没有被吸收呢?分享下我最近学习的新知识,“高效输入”。

在自己内化以后,从三个层面和大家来分享。

1、把24小时活出更多时间;

2、坚持与调整,让学习充满动力;

3、从模仿到超越,有效进行高维度的学习;


1、把24小时活出更多时间;


第一个,如何把24小时活出更多时间呢?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上班。除了我们从六哥那里学到的“偷时间概念”和“碎片化时间管理”,我们还能不能再挤出其他的时间来有效学习并进阶呢?

答案是有的。但不是和时间挂钩,而是和我们的行动挂钩。

我们可以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为两种:不得不做的事情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不得不做的事情就像六哥说的吞青蛙,每天第一时间列出3只青蛙,按重要程度吃掉它。

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生活中的小诱惑”。比如说想逛逛街啦、逛逛淘宝啦,或者看部电视剧啦。

这两类事情几乎每一天都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点点偷走我们的时间。

再按照对这两类事务的划分,来有效消灭掉。

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三段式思考”。


1、叫停即停:当我们正在做某件事情时,思绪一下子飞老远了,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利用一个小暗号,让情绪停下来。好比我们正在思考时,但是突然一盆冷水泼过来,我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那盆冷水里,对于我们思考的内容一定忘光光一样。可以给自己设个闹铃或者设定番茄钟,决定要让情绪飞一会,但是时间不要太长。飞完了再来好好做事情吧。

2、梳理现状:这里可以利用到我们学过的列“to do list”,大家在用的“奇妙清单和doit.im”。把事情都列出来,按照轻重缓急程度解决问题。

3、锁定成就:在我们不够专注的情况,会大量消耗转换成本。而我们需要的是一鼓作气做完。

阿秋老师将生活里出现的影响思考和情绪的事情称之为“小怪兽”,其实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称它们为游戏里的“敌人或者怪物”。生活和工作,就像打怪一样升级,这样会不会更有动力呢?

而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但是一不小心就耗光了我们的时间。本来只是想写篇文章,跑到网络上搜几篇素材,结果却被吸引去刷微博啦、刷朋友圈啦,等等。无形中,我们的时间就被消耗殆尽。


那我们该怎么对付这些烦人的小妖精呢?

提前设定目标,保持平衡,让自己选择做与不做。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机会成本”,你选择刷微博、朋友圈,那你一定更不了文,也没办法停下来学习。给自己设限,督促自己不得不具体到某个时间段完成某件事。


2、坚持与调整,让学习充满动力。


打造每日思考节点;聚焦思考,及时调整方向,早晚复盘;持续行动,保持节奏;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最能安静地思考,那就设定这个时间段为固定的“思考节点”,可以用来想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也可以用来理清思绪。


3、从模仿到超越,有效进行高维度的学习


第三章讲的是榜样的力量,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个榜样在激励着我们。比如说,我们参加大牛的课程,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啊,我们报名他们的课程就是向他们学习我们所缺少的新知。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学到榜样身上的知识点呢?

运用2W1H来思考,what、why、how。

why:为什么他们会是我们的榜样?

what:他们身上哪里是我们想学到的知识点?

how:我们该如何学习到他们身上的知识点?

跟着榜样一起学习,首先要找到对方身上的“最高点,也可称之为“珠穆朗玛峰””。

有了目标,才能细分化学习。

比如六哥的珠穆朗玛峰是知识管理,如果要向六哥学习的话,我们是不是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他每天在看书,他是怎么看书的,如果让我来,我是不是像六哥一样看书就可以了?如果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当我们成为像六哥一样的知识管理达人时,他还是不是我们的榜样?如果不是了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想超越六哥,那你得和他一样拼命。哦,不,你得比他还拼。

我们的榜样还要不止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你在进步的时候,你需要的知识就不是一个榜样能提供的了,而是多个。

好比我们要学习知识管理,我们还要学习沟通,我们还要学习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寻找我们的榜样呢?借用六哥说的,在每个领域寻找最牛的大神,向他学习。

学不是为了去模仿别人,而是成长成为自己。而且永远别只停留在表面层的学习,要学会牛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维。


其实很多信息,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或者经历过的,但是为什么不同的人讲出来还是有人会去付费来学习呢?

为什么有些东西是由他们来分享,而不是我们来分享呢?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当你关注的点慢慢一点点堆积的时候,它真的会成为“面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体系。

而从不同的地方,慢慢完善,信息是真的可以连接的。

比如我学六哥的课程,现在学阿秋的课程,但是内容有很多相通的点,而且我还可以让它们串联成相通的知识点,在基础上加工,还可以再生出新的知识点分享给你们。

有些知识生来为“通用知识”,它也一定具备能被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学习,产生新的知识点。总之,多学总是没错的,可深入可专注。可广泛可精通。

完。

大家好,我是罗-MINI,能量爆棚的罗MINI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609评论 25 709
  • ——2009年6月第443期《当代歌坛》 Q:《仙剑三》的片尾曲是你唱的《忘记时间》,如果选择忘记,你希望可以忘记...
    hugh_diary阅读 1,144评论 0 1
  • Part1 你以为不可失去的人,原来并非不可失去, 你流干了眼泪,定有另一个人逗你欢笑, 你伤心欲绝,然后发现不爱...
    孤独与自由阅读 4,985评论 0 0
  • 形态与质感在小魔静的线条中得到了恰如其份的表达。这种艺术的精准难得可贵,喜欢小魔静的线条
    胡尼克阅读 1,527评论 2 2
  • 我就静静站在球场边,等待着球赛开始。 踢球前,他把衣服与钱包交给你保管;他跑过你身边的时候,特意看你一眼,当发现你...
    旧街场阅读 1,19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