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武汉出租车司机和“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人机大战”在网络上沸沸扬扬。
有人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技术变革带来的整体受益将会覆盖出租车司机造成的损害。也有人看到武汉出租车司机控诉生活不易,出于同理心的角度,希望政府考虑他们的境遇,限制无人驾驶出租车。
关于这件事,我们其实要关注两个点:
第一个,“萝卜快跑”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运营机制?
按照现在的新闻来看,“萝卜快跑”的里程单价仅为普通网约车平台的四分之三,包含暂时优惠后甚至能达到网约车的一半。武汉10公里的路程费用在4元到16元之间,而普通网约车费用则在18元到30元之间。
之所以会这么便宜,很多人会想当然的认为是因为没有了司机的人工成本,因此价格下降。
据统计,司机的人工成本大概占比为30%左右。按照这个价格的具体数据情况来看,刨去司机的人工成本,还有一部分成本也消失了。
这消失的部分成本是什么,去哪里了?按说应该有一部分是因为运营时间的变化(无人驾驶运营时间长于人工驾驶),但是这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平台的资本补贴在这里面究竟占多大的成分?
关于通过多轮融资,汲取大量资本,亏本补贴平台的情况,在这方面,互联网企业是有先例的,而且有一贯以来的冲动。
关注这件事,要警惕的第一个就是:是否“萝卜快跑”会通过前期资本的大量投入,对消费者进行不计成本的大额度补贴,占领现有的市场,排挤现有的出租车模式。
然后在出租车司机全面或者大面积出局的情况下,在消费者没有别的选择空间时候,大幅度提价,赚回前期投入的成本。
这样子的做法,比较恶劣,但是这是资本一惯的手段。
制衡的方式就是引入另一家无人驾驶的企业,形成竞争,避免因垄断造成的消费者的损失。
第二个,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如何无痛退出历史舞台?
这个问题,往大了想,是个哲学问题:科技替代与人类进步之间的关系。“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许这样说,事实有些“伤人”,但是历史在转身的时候,一向不会多看你一眼。对于时代而言,你我皆是尘埃。
只是这一次不幸的是,这个历史规律来到了出租车行业。
时代在进步,不管接受不接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会有行业得转型升级,总有从事行业的人被挤出。只是看这个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而已,差别就是谁先谁后。
具体变化的原因,究竟是因为劳动力成本过高,导致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还是企业率先发现商机,出于成本考虑进行技术改造。
前者是一群人的垂死挣扎,最后部分人为了保命,果断将另一部分人推下水;后者是一个人的先见之明,率先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通过较长时间的改变来缓冲,从而减低这件事情固有的残忍程度。
历史长河中,湮灭的人类职业有千千万,印刷术的出现,让多少抄书的工人没有了活路;打更也是一种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再也不需要打更人了。但是世界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消失,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有人消失,终究就有别的人会来。
转型升级是避免不了会出现阵痛期的,只是时间长或者短,剧烈还是温和。
处在历史变化的过程中,必然有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转移、会受损,也会有另一部分人会受益,甚至受损和受益可以是同一个人。
身处其中,我们不能强求被改变的人理解和谅解这个时代。
但是作为政府,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在一部分人要跳船或者推另一部分人下水的时候,伸出援手,帮助另一部分没得选择的人实现平稳过渡。
毕竟,过渡不平稳,代价太大了。历史上相关的教训比比皆是。当初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多少工人下岗,造成的后遗症,我们消化了多久。
尽管如此,终究还是有人因此贫穷一生,也有人却被逼着走上更好的生活。
历史的巨轮滚滚而过,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强者壮士断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弱者犹犹豫豫、畏惧退缩、逆势而动。
有时候承认自己就站在历史的车轮底下,也是一种勇气。
无辜的人们,快让开,历史的车轮就要撵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