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背景及数据谈现象,不明智?

        最近在看这本书,可能很多人都看过,因为它实在太畅销了。

        买之前简单看了书评,褒贬都有,很正常,大多数的贬集中在作者在解释现象时,对实验或者说数据的追求几乎为0,导致很多思想停留在作者异常主观的方向上,书中很多观点用现在的研究来解释是错误的。我自身在解释现象时,注重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即使数据有时会出错,并且分析数据的模型对结果有很大影响,但数据是描述的基础,是分析的依据。

        但在读此书时,我的观念又发生了些许变化。先看作者编写此书的时代背景,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在混乱的时代,会有百花齐放的思想及理论出现,或极端或中庸。在极度混乱的背景下,做数据调查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解释社会现象呢?通过观察后的主观思想分析来解释。比如作者在描述“人的集合”时,用的词语是“crowd”(法文译英文后),而不是类似“public”等词语,可见作者在当时的背景下,对“人的集合”是有很大偏见,主观提前将集体活动定义为对社会的负向影响,极度不推崇公开集体活动。

        在当时的背景下,发生的公开集体活动,确实是使社会更加混乱,从这点来看,作者描述的负向影响并没有问题,但是,混乱的目的及之后对社会的影响作者并没有着重考虑,在大面积革命之后,会产生新的政权,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技术,这些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回到书评中对此书的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发布有数据支撑的解释,能够实现吗?在疯狂的时代,会有疯狂的现象,并不能够用数据去解释一切,结合当时的背景再来读此书,会更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明智”是对群体中大多数人对事物认同度的描述,但“明智”也是有时间阶段的局限性,不是有很多事在当时认为无比正确,后来被证实是非常错误的吗?


PS:此文逻辑很混乱,更主要的是表达在读书时结合当时的背景来代入,没必要一味批判或者赞同,甚至可以当成娱乐品来读。

请多多批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夜,难眠。 一直讨厌强权排斥强权 反感坐得笔直一动不能动的课堂 自由与纪律的双股绳 要一个怎样的度 摸索多年 越来...
    刘丽赏阅读 1,469评论 8 1
  • 青梅煮雨,时间模糊了岁月的痕迹。 十五花季,潋滟朝朝夕夕。 席卷帘梦,推杯助盏,洒落满地回忆。 莺歌燕舞,落英缤纷...
    AND沐沨阅读 1,0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