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学习与译注

卷四

五十八

原文

        丙戌年,庆树斋、雨林两公子过苏州。余招饮唐氏棣华书屋,一时都知、录事佳者云集。三人各有所属。雨林即席云:“度曲花犹遮半面,迎眸春已透三分。”别后又寄诗云:“天河落向碧窗纱,十二瑶台雾不遮。香暖绣帏春似海,一鸳鸯抱一枝花。”友人陶夔典赠余一姬;载还家,方知已有娠,乃送还之。雨林所昵,以事到官,有困于株木之惨。雨林和余《懊恼词》云:“无奈别春何,诗筒驴背驮。花开仍散影,水小亦生波。顿改繁华梦,惟余《懊恼歌》。金钗虽十二,难解此情多。”“沧浪烟水际,无复荡舟来。完璧仍归赵,明珠别有胎。倚栏频缱绻,对月暗低徊。环佩声偏远,销魂又几回?”“犹记旗亭夜,’红灯语不休。芙蓉经雨损,风蝶为花愁。薄命原应尔,无情笑此流。心同天外月,空自照苏州。”又寄《游仙》一首云:“吹残琼树下蓬莱,自断仙缘万念灰。底事无风花也落?方知立地有轮回。”树斋公子后一年为威远将军,出镇伊犁,予寄七律三章,末二句戏云:“倘夺胭脂好颜色,江南儿女要平分。”

译注

        丙戌年,庆桂、庆霖两位公子来苏州。我招待他们饮茶于唐氏棣华书屋,短时间内都知、录事等优秀人士云集而来。我们三个人各被包围。庆霖即席作诗:“度曲花犹遮半面,迎眸春已透三分。”意思:唱歌时像花儿害羞半遮面,对眼相视像春色已透出三分。分别后又寄诗一首:“天河落向碧窗纱,十二瑶台雾不遮。香暖绣帏春似海,一鸳鸯抱一枝花。”意思:银河落在碧纱窗外,云雾遮不住十二层瑶台。馨香温暖的帷帐里面春情似海,一只鸳鸯抱着一枝花。友人陶夔典赠给我一个女子;载回家,才知已经有孕在身,于是送还回去。庆霖对其有所亲昵,因此被告到官府,被官府用刑杖惨打。庆霖和我的《懊恼词》作诗:“无奈别春何,诗筒驴背驮。花开仍散影,水小亦生波。顿改繁华梦,惟余《懊恼歌》。金钗虽十二,难解此情多。”意思:无可奈何别春去,驴背上驮着诗人的笔筒。花已开过仍然有着散开的光景,水浅也能生风波。顿时改变了繁华的梦想,只是留下《懊恼歌》。女人虽然已经十二岁,却不理解竟是如此的多情。“沧浪烟水际,无复荡舟来。完璧仍归赵,明珠别有胎。倚栏频缱绻,对月暗低徊。环佩声偏远,销魂又几回?”意思:烟雾渺渺的水面上,不再有舟船飘荡而来。仍然完璧归赵,女子另外有了身孕。倚着栏杆缠缠绵绵,在月夜里独自徘徊。女子随着环佩的响声偏远而去,销魂人生又能有几回?“犹记旗亭夜,红灯语不休。芙蓉经雨损,风蝶为花愁。薄命原应尔,无情笑此流。心同天外月,空自照苏州。”意思:还记得在旗亭的夜晚,红灯之下情话说不听。芙蓉花貌经风雨损毁,纷飞的蝴蝶因花损而愁苦。薄命原来就应该这样子,无情之辈笑话此流之人。心境与天外的月一样清明,徒然地照着杭州城。又寄《游仙》一首:“吹残琼树下蓬莱,自断仙缘万念灰。底事无风花也落?方知立地有轮回。”意思:风把天堂的玉树吹落到蓬莱仙境,自己了断了与神仙的缘分万念俱灰。怎么能没有风吹花也落了?才知道世间万事有轮回。庆桂公子一年后成为威远将军,出兵镇守伊犁,我寄给他七律三章,末二句有点开玩笑:“倘夺胭脂好颜色,江南儿女要平分。”意思:倘若再得到好颜色的胭脂,在江南的儿女要平分哈。


        章佳·庆桂(1737年-1816年),字树斋,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尹继善第四子。清朝大臣。乾隆二十年(1755),以荫生户部员外郎。十八年,年老,原品休致,谥“文恪”。

        庆霖,姓章佳氏,字晴村,号雨林,满洲镶黄旗人,庆桂弟,由侍卫荐擢江宁福州将军。画兰得文徵明风味,生平酷嗜文墨,传重士林。取法朱耷,所画花鸟简洁苍劲,寥寥数笔,神情俱见。 

         度曲,(1).制曲,作曲。《汉书·元帝纪赞》:“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诗声也。”《新唐书·段成式传》:“子 安节 , 乾寧 中,为国子司业。善乐律,能自度曲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谈及音律,輒能剖悉宫商。公遂意其工於度曲。”(2).按曲谱歌唱。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 唐 杜甫 《陪李梓州泛江》诗之二:“翠眉縈度曲,云鬢儼成行。”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歌舞》:“然学歌之家儘有度曲一生,不知阴阳平仄为何物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卷三 六十四 原文 乾隆初,杭州诗酒之会最盛。名士杭、厉之外,则有朱鹿田樟、吴鸥亭城;汪抱朴台、金江声志章、...
    意趣与刺点阅读 12,046评论 5 23
  • 卷四 六十六 原文 己未殿试,予傲诸同年云:“霓裳三百都输我,此处曾来第二回。”盖试鸿博曾在保和殿也。同征友蘧云...
    意趣与刺点阅读 6,022评论 2 19
  • 卷三 二十七 原文 辽东三老者:戴亨,字遂堂;陈景元,字石闾;马大钵,字雷溪。三人皆布衣不仕,诗宗汉、魏,字学二王...
    意趣与刺点阅读 5,478评论 3 14
  • 卷二 五十八 原文 蒋苕生太史序玉亭女史之诗,曰:“《离》象文明,而备位乎中;女子之有文章,盖自天定之。”玉亭名慎...
    意趣与刺点阅读 5,790评论 0 4
  • 卷三 二十 原文 江州进士崔念陵室许宜媖,七岁《玩月》云:“一种月团圆,照愁复照欢。欢愁两不着,清影上阑干。”其...
    意趣与刺点阅读 6,702评论 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