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夏不安的“没人爱的好女孩”有感:
晚上和妈妈散步,聊起那些同学,那些坏孩子。
一般人都喜欢说比自己差的朋友、同事?同学、身边熟悉的人,比如长相,比如金钱,比如品行……
只有这样才能衬托出自己的好,自己的优秀。
这是语言中的陷阱,满足自己,踩低她人。
很多人都满足于这种沾沾自喜的状态。
那个喜欢逛夜店的女同学,那个有钱就无视一切的富二代男同学,那个换了很多男朋友不知疲惫的舍友,那个长得漂亮却挂科的某某某……
聊天是最能让人放松的,我们每天规定自己早晚各走路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很快,因为可以聊天。
她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比如道德底线。每个人也要有自己的准则,就是不要让人随意去践踏你的底线。必要时一定要反击。反击也要狠,一招制敌,不能心软。
她说,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你自己重要,自己重要过任何人和事。重要过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爱人。
然后她停顿了一下,叹息一声,可能还是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你的孩子。这个是无法克制的,没有办法!
她说,我觉得你要做个好孩子,但是我也不希望你做个好孩子。
如果,真的有必须,你不妨坏一点。人自私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太无私没了自我。
人坏一点也没事,太乖的孩子会吃亏,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嘛,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你要做个聪明一点的女孩子,会哭,这样才能有糖吃。
不要相信蠢蠢的女孩子招人喜欢,招人是挺招人的,但是招什么样的人,那得看运气。运气这东西太难了,还不如靠脑子!
没成年前,她在教我做个好孩子。
成年后,她在教我做个有底线的坏孩子。
她觉得人心难测,怕我太好会吃亏,也怕我太坏没底线!
她的高中同学送了她一本书,她同学就是别人眼中的坏女孩,而她一直是别人眼中的好女孩。
殊途同归,最后一样相夫教子,为生活奔波,没有什么不同。
刚才去书架翻了一下没找到。
这本是淘宝找的图,送的就是这本书。
我没看过,她估计也没去翻过。
人生经验不过是她走的路见过的人比我多,她希望以自己有限的经验引导我,又怕将我误导诚惶诚恐!
她有最柔软的心肠,却也有最坚硬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