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第三种可能性

回想长大的过程中,愤青时期占比还是蛮多的,现在其实还是有点,也因为比较直肠子,接触过的人们对我这性格也是褒贬不一,喜欢的说是心直口快,不喜欢的也希望我说话委婉一点,说话之前看看场合,多过过脑子。也有好几位以“过来人”的口吻跟我说过,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爱憎分明太容易得罪人。带着这样的性格见了许多人,竟也遇到过一些性格相似之人,有时惊喜地发现,年纪稍大一些的,除了其他方面处事比我成熟,在说话风格方面,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他们中有混得好也有混得一般的。于是我开始考虑,性格本身的两面性也不是决定人生走向的关键因素,而重要的是如何驾驭这种性格。

工作以来遇到过很多选择,往往都是与人有关。除了家人,这两年接触最多,受之影响最深的就是职场人士。游走在不同年龄、角色、职位、层面的人群中,不知什么时候,会自然将不同人群的各种属性拿来对比,有不解处,惊诧处,都会在某个契机迎刃而解,再进行总结,常常会给自己惊喜。比如近几月,工作环境时常因为一个决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主要决策者,这无疑考验我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团队成员,性格和适应能力也在过程中显露无疑。

需要做决策前,我心里会设想“无数种可能性”,然后去请教很多人,又会发现“其他的可能性”,然而跟最后一个决策相关者谈完后,所做出的决定,总是不属于“之前的任何一种可能性”,正是因为结局在意料之外,更容易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不安定。慢慢这样的次数多了,这样在意料之外的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于是得出结论,自己目前的认知还没有很全面,之前所认为的“所有的可能性”也是很局限的,而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理智、成熟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更善于“创造第三种可能性”,他们敢作敢当的性格,在这里给了他们直面问题的勇气,经验和眼界则给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智慧;相比较在变化来临时只顾怀疑和恐慌的人,显然前者会给人一种闪闪发光的感觉。

“创造第三种可能性”,我想就此会成为我做人做事的信条之一,世界是不是非黑即白并不重要,但问题的答案肯定不止yes or no,可以拥抱变化的人生,一定会不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站:海洋之窗 今天来到海洋之窗,小孩情绪有点小激动。比起冲向无尽的大海那种兴奋当然要安静许多,收敛些...
    雪域之巅阅读 146评论 0 0
  • 他是我的习惯……
    妞子爱自己阅读 255评论 0 0
  • 早上起来,睡眼朦胧,好困呀!2点睡觉6点20起床,真够累了,不过跟团就是这样啦!早上8点,大巴车从南宁出发,上午1...
    壹生壹世阅读 246评论 0 0
  • 三伏天夏日的中午太热了,没有一点风,他全身汗如挥雨,衣服也湿透了。附近没有河,家里也停电没水了,他全身湿噜噜的,闷...
    凡高潇湘花子阅读 275评论 0 1
  • 每当太阳落下山去,黄昏里只剩下微弱的阳光还在晕洒时,我们大概就会高兴一下了,因为夏天的夜晚,是很让人期待的。白日里...
    昆仑君的猫阅读 2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