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危压、严态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上而下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十年来,从严治党如同清风劲吹涤荡尘埃,又如利剑出鞘直指积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需从理想信念、为民情怀、制度保障三个维度持续深耕,让作风建设之树常青。
一、补足信仰之钙,守“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的定力。理想信念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基因。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从而成为腐败问题滋生蔓延的“前哨站”。纵观党中央反腐败斗争实践,从“作风失守”到“权利失控”,中间往往都隐藏着信仰缺失的“转化链”。信仰堤坝一旦被“人情”“金钱”的蚁穴驻空,欲望的洪流便会裹挟着党员干部坠入腐败的深渊。八项规定所蕴含的自我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淬炼政治品格的火热熔炉。面对“围猎”与诱惑,唯有常补精神之钙,才能在乱云飞渡中把稳思想之舵。
二、厚植为民之心,守“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作风不正犹如“毒瘤”,毒害的是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有些官员将“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老板服务”,将“便捷高效”转化为“层层加码”,无数案例印证:民心的缺失正是腐化的缺口。浙江安吉余村党员干部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湖南十八洞村扶贫干部把“院坝会”开成解决问题的现场会,当“门难进、脸难看”变成“马上办、网上办”,当“文山会海”转为“一线问效”,八项规定架起的不仅是作风转变的桥梁,更是党心民心交融的纽带。这种转变,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三、织密制度之网,守“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的准则。作风建设需要“内修外化”,要以长效机制“保驾护航”。从“中央八项规定”到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公务接待“负面清单”到公车改革“电子围栏”,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闭环效应逐步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仍需警惕:吃喝收礼“由明转暗”,钱权交易“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披着“隐形衣”、钻入“青纱帐”。因此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与时俱进破解新问题、常态常效出台新规定,让风腐问题“无处遁形”。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于自我革命,才能答好砥砺困境、抵制诱惑的时代考卷,才能写好无愧人民、无愧于心的人生篇章。当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为民之情润泽百姓心田,制度之网织就廉洁屏障,中央八项规定这块“金字招牌”在时代长河中就会愈发璀璨夺目,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永葆鲜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