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冲动的年龄,尽管生活里一地鸡毛,但平凡的岁月里我们依旧热泪盈眶;过了浪漫的年龄,尽管手机里都是孩子们的照片,但分开的日子里我们依旧念念不忘……
--写给想念的人
呼和浩特,正月十五,还在一片喜悦的氛围里。正月十六,新闻里通报了新冠确诊病例,一切安静了下来,年也结束了。
正月十七,我和孩子们吃的中午饭。老婆还在医院加班,下午快两点回来,匆匆吃了几口饭,简单的收拾了些东西,赶在三点前到达单位分配的核酸采集点。小姐俩准备睡午觉了,也没和老婆多聊会,也不知道拿的东西够不够。
疫情突然就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寒潮蓝色预警。2月17日下午3点, 全市核酸采集已经开始了,医护人员、志愿者、公安等等,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下午6点多,做完核酸,有些冷就回家了。回家和孩子们吃晚饭,小姐俩问妈妈晚上回来吗?我说不回来,“那明天呢”,我说明天不一定,看着孩子们失落的表情,我知道小姐俩习惯了晚上妈妈陪着睡;看着她们那渴望的小眼神,我认真的告诉她们,这段时间妈妈会很忙很累,你们想妈妈了可以发语音发视频;这段时间爸爸晚上陪你们睡,爸爸也会讲故事,也会“骑大龙”,也会藏猫猫,会给你们奖励哦,等妈妈回来,看看你们谁的奖励最多,而且,妈妈不在的时候可以多看一集动画片,不许告诉妈妈,好不好;“那好吧”,小姐俩无奈的说到,我知道还是动画片才能吸引她们呢,我是最不愿陪孩子玩了,又吵又麻烦。
晚上10点多,哄孩子们睡了。我抓紧拿出手机,看看微信有没有回复信息,没有回复,我知道她还在忙。好多人朋友圈发着下雪的图片,我赶紧起来看向窗外,雪下的好大,路灯下飞舞的雪花真的好看,但此刻,外面一定也很冷吧。
我在一个志愿者群里,看到群里几百个未读信息,里面好多医护人员、志愿者工作的图片,你们不仅与疫情作着斗争,还在与寒冷的天气斗争。零下十几度的青城,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防护面罩上的雾气是你们脸庞的浓妆,那闪耀的灯光里有你们的身影,如同梵高画作里油墨的色彩,深深地震撼了我。今夜的青城很美,此刻,看着雪花纷飞的世界,我们依旧热泪盈眶。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充满付出、奉献精神的。父母对孩子的热爱,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我们城市的热爱,对我们祖国的热爱。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这就是了不起,坚守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成功。看着志愿者群里的信息,晚上十点多,十一点多,有一两点,有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才回家的志愿者、医护人员等等,有的志愿者手和脚都冻了,没有抱怨,互相说着鼓励的话,依旧问着明天去哪里。有个志愿者说的一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志愿者,“志愿者是什么,是志愿,给了钱就不是志愿者了,是临时工”,我们内敛的性格里,有的是担当、是甘愿付出的精神,在一代一代的传承。
不知道你忙不忙了,不知道你现在冷不冷呢,不知道你回没回酒店休息。但你知道,有人在惦记你、在想着你,在这个雪花很大的夜里。今夜,每一个难眠的人,都有惦念的人吧,分开的日子里,我们依旧念念不忘。
雪花落尽,春将近了。冬将过去,疫情也终将战胜,春会暖了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