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希望先让大家看个小实验
*由于不少人在后台回复,所以我就直接发出来吧。
这是哈佛大学儿童心理学家Tronick教授做的著名研究,叫静止脸实验。这里反映的是亲子互动的过程。
对于家庭之所以没有跟孩子构成连结,往往是由于家庭没有能够满足和尊重孩子的需要,再具体来说就是,父母没有满足到孩子的自主感,价值感以及归属感。
自主感:孩子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被干涉
价值感:孩子觉得能够做到并且可以体现到自身的价值
归属感:孩子对家庭有归属,感受到爱、尊重与接纳
我们会发现往往对于不能够与家庭产生连结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父母往往会剥夺他们这三种需要,不仅没有满足,更加没有尊重,例如父母会给予孩子过多干涉,例如父母会不断否定孩子,例如父母很喜欢随便就说“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其实都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没有自主感、价值感以及归属感。
正如刚才那“静止脸”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就算是一岁的孩子,他们也懂得识别情绪,我们能够看到:
亲子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视频里当孩子指向一个地方,他会跟踪妈妈的目光,如果妈妈的目光跟过来的话,他会很满意。他知道妈妈看到了他看到的。
亲子良好互动时,母亲和孩子基本上是同调的(attunement)。包括说的内容、情绪的强度、时间的同步等。比如,如果你有一个非常着急的事情,去告诉你朋友,如果对方轻描淡写的,你会觉得很受挫,以后再也不找他诉说了;或是对方当时没反应,到第二天才回应你,这两种都是不同调。
情感修复成功与否有赖于日常的亲子联结程度。视频中有段时间孩子用手指,伸出双手等各种信号希望获得妈妈的回应,但母亲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即便时间很短我们也可以看到孩子很受挫。妈妈事后进行了情感修复。显然,由于平时亲子联结紧密,亲子联结很快得到了修复。(视频分析出自刘健鸿)
所以说,想要跟孩子产生连结,作为家长的需要的是更多的亲子互动,并且在这些互动里面,满足孩子的自主感、价值感和归属感,下面以一个具体事件来举例。
亲子互动:父母与孩子一起去骑车
场景:
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去山上骑车。选车的时候,孩子想要选择公路车,尽管爸爸妈妈知道在山路上山地车更为合适,但是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干预以及否定孩子的选择。在确认孩子在选择前已经分析了利弊,爸爸妈妈就租了公路车给孩子,并且选择了一些简单的保护工具给到孩子(自主感)。
在山上,孩子骑着难骑的公路车一鼓作气上山,成功登上山头之后,感到很兴奋,此时父母也给了孩子积极的鼓励(成就感)。
孩子在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滑到了,尽管身上有保护的工具,但是仍然出现擦伤,孩子此时有点手足无措。妈妈并没有说出例如“早就叫你换那个山地车的啦你又不听”之类的责怪的话语,而是立刻过去抱住孩子,并且给他处理伤口,同时口头上表达“没关系的,没关系的。”而后面爸爸妈妈又带孩子去骑车了,此时孩子由于上次的教训,这次懂得选择了更为合适的山地车(自主感)。
这件事里面的亲子互动,父母就很好给到孩子三种感觉的满足和需要,而且孩子在不被干涉中得到探索的乐趣,这样才会在受挫之后懂得自我反省和调节,与此同时孩子还能够得到成就感,更勇于向前。
作为父母的你们要相信,如果你们真的想做的话,你们也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