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寻求帮助”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寻求帮助”这件事情是需要父母耐心观察、倾听和引导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学来的生存能力。讲5个小故事。

1

有的孩子,不肯寻求帮助。

我在忙,儿子在隔壁房间玩。忽然我听见一声巨响,紧接着是稀里哗啦,最后是孩子的哭声。跑到儿子的房间一看,他躺在地上,周围是乱七八糟的东西,脚边是小梯子。显然他打算爬小梯子拿东西但是摔倒了。

“你为什么不喊妈妈?让妈妈给你拿?”我问他,

他揉揉脑袋,揉揉屁股哭着说:“我都4岁了,我觉得我长大了,自己能拿到。”

“哦”我说:“你知道吗?不是4岁就不需要帮助了,妈妈比你大那么多,还是需要帮助啊,我不是经常叫你帮我做这做那吗?”

小朋友从小就要知道,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什么都能,这不是年龄问题。他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但发现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求助,而不是逞强。

有的时候给别人一个帮你的机会,双方都受益。


2

有的孩子,不知道寻求帮助。

一天爸爸去接小A的时候,去早了,远远地看着他走出校门,被三个大个子的孩子围住了,他们对着小A说了些什么,小A没说话。等那几个大孩子离开,小A的爸爸才走过去。

他并没有马上问小A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装作若无其事地等着小A自己开口。但是小A从回家的路上到回家,到吃饭,到快睡觉的时候,都没有跟父母说发生了什么。

最后爸爸开口了:“小A,你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没有啊”小A回答。爸爸继续说“我接你的时候,看见几个大孩子把你拦住了,他们是不是要对你做什么啊?” “你看见啦?”小A很惊讶地问。爸爸点点头。小A说:“他们问我要保护费” “什么保护费?”爸爸问。“就是,我给他们钱,他们会保护我。”“那你要是不给呢?”爸爸问。“我也不知道。”小A说。“那你打算怎么办?”爸爸又问。小A还说不知道。

后来是爸爸“收拾”了那几个孩子,让小A开开心心地上学了。

且不说爸爸处理问题的行为对与否,对于小A来说,当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的时候,他就应该主动寻求帮助。

小A很幸运,他的爸爸目睹了这件事情,主动提供帮助。但校园霸凌这种事情,有多少父母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有心理障碍了都不知道原因。

所以一定要教会孩子,当他不知道如何处理/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寻求帮助,这个人可以是父母,可以是老师,可以是警察,以及任何愿意帮忙的人。 最好的方法是清楚地说明自己需要帮助什么。比如说:“我有什么麻烦,你能帮助我解决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有的孩子,不敢寻求帮助。

小B学习不好,每次爸爸妈妈都批评他不认真不仔细,不好好学习,笨笨的。后来他们给小B请了家教。小B很喜欢这个家教的姐姐。但是每次姐姐问他,“你听懂了吗?”他都点头。回头姐姐考他的时候,发现他根本就不会。

姐姐就问他:“我问你会不会的时候,你为什么说自己会了呢?”小B说,“姐姐,我怕你批评我,我怕你说我笨。”姐姐告诉他:“我是姐姐,不是爸爸妈妈,我不会说你笨的。你要是不会,一定告诉我,好吗?”小B点点头。

小B不寻求姐姐的帮助,是因为他害怕被骂,或者说他觉得自己不值得帮助,而不是他不希望得到帮助。这是因为他被父母责骂惯了,他害怕自己被评判,害怕自己说出来自己需要帮助,不仅没得到帮助反而被贴上笨蛋的标签。

如果你真诚地想帮助孩子,在对待他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而不是去评价他、审问他、恐吓他,让他感觉产生恐惧。

同理,教给孩子不要找好为人师、言辞不善、评头品足的人求助。一个愿意帮助你的人,必定是愿意倾听你,在乎你的感受的人,当然他还必须有帮助你的能力。


4.

有的孩子,认为“寻求帮助”是一种弱者的表现。

小C特别希望参加学校篮球队,他很刻苦地练习投篮,可是他怎么练都很难投中,他很郁闷。但是他拒绝向别人请教,因为他害怕别人嘲笑他,怕人家说他水平差,他总归咎于自己练得不够。

其实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寻求帮助、指导、意见并不是弱者的行为,而是一种自信、成熟的表现,说明你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勇于突破自己。也可以解释成,如果我能够得到谁谁谁的指点和帮助,我将进步地更快。

而那个谁谁谁并不知道你需要帮助,所以要问,而且说明需要帮助的具体事情。

比如说,在这个故事里,小C可以问教练或者那些优秀的队友,他哪里有问题,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尝试和分享,从而进步得更快。


5.

有的孩子,很容易放弃寻求帮助。

小D很偏科,他其他科目都很好,偏偏物理不好。他找老师问了几次问题,老师的解释他都没有明白。甚至类似的问题找老师问过几遍之后,老师说,我不是给你讲过......

小D后来也懒得问了,反正他也听不明白,于是就彻底放弃了。这件事情,他也不敢告诉父母,怕父母知道后会批评他,给他们丢脸,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会,而他不会?

这种放弃寻求帮助的想法和不作为,让小D的物理成绩越来越差,他甚至不敢面对老师和父母。

其实当父母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更多地应该鼓励,鼓励孩子换一种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成功需要多次尝试的,寻求帮助有的时候也不能一次性就解决问题。

像这个故事里,老师也有可能水平有限,也有可能根本没有找到孩子什么地方不理解,他应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释,或者让孩子找别的老师或者同学等等。但无论如何让孩子不要轻易的放弃尝试寻求帮助。


小结:

诚然教孩子寻求帮助,不是让他任何情况都需要寻求帮助,而是当自己的能力不能办到,不知道如何解决/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寻求帮助。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提供帮助的,能够提供帮助的人除了有能力还需要有爱心。

寻求帮助不是弱者表现,相反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正确地认识和评价。

有的时候一次性的帮助并不能解决问题,而需要多次或者说多人尝试。

会寻求帮助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求助时也会有同理心,知道别人需要什么,什么值得帮,怎么帮等,这对于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告别了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我们赶往下一个目的地___潍坊开发区高新双语学校,在车上和袁月娥校长打通电话,话音爽朗洋溢...
    西岭布衣阅读 2,635评论 0 1
  • 这种病人很磨人,总以为别人跟他们一样无聊。 有一个我删除了有一段时间的人突然加我微信,说是之前错删了我。我不知道她...
    或者时光阅读 6,338评论 0 0
  • 无论如何 不要自责 不要抱怨 不要表现出不开心 负能量是个好东西 明年一年得用它来努力 攒着
    胡涂格格阅读 891评论 0 0
  • 你遇到的人有多重要? 前一阵重新看了一遍《少年黄飞鸿》,这是2002年的电视剧啦。当片头曲熟悉的音乐响起时,感觉好...
    向来阅读 7,3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