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过后,冷空气南下,连续下了几天雨,连岭南也冷起来了。南方的冷真正的湿寒入骨,房间和外面一样冷。我是天生怕冷的人,受不了西北如刀割的寒风吹袭脸面,一路南下,如愿生活在了南方。却没想到南方的冬天冷得更加让人煎熬,好在冷的时候持续得不太长。
花场的工人除了明哥以外,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阿姨,气血不足,大多畏寒。其中最怕冷的要数二嫂,里里外外、厚的薄的竟然穿了八件,让人叹为观止。她们一边种着花苗,一边抱怨这天气真冷啊。借着这个由头,下班以后请大家一起吃羊肉,自己也好一饱口福,驱驱寒。羊肉是温补的食物。
去的是阿姨她们村附近的农庄。这样寒冷的天气,农庄生意好得出奇。许多人从广州驱车几十公里来吃羊肉,可见这间连名字都没有的农庄口碑不错。
羊肉在厨房里经过精烹慢炖,饿得人前胸贴后背了才端上桌。闻起来清香宜人,竟没有任何羊膻味。先盛一碗汤,轻吹慢饮,鲜美甘醇,滋味浓郁,有一股清甜在舌尖打转。拿汤勺一捞,锅中底料有甘蔗切片,新鲜椰子切条,还有玉米、马蹄、红枣等。这些材料很好地去除和遮盖了羊肉本身的膻味,让人入口没有不适感。捞出一块羊肉,轻蘸店里自制的味碟(蒜蓉姜蓉中加入腐乳和酱油),入口软烂稍有拉扯感,口中没有任何膻味,汤料中的清甜材料已经炖入羊肉中,带骨的肉质细嫩,带皮的软糯有嚼劲。没想到广东炮制羊肉的方法竟如此独树一帜,味道迥异,将羊肉改头换面,使一些不能接受羊膻味的食客吃起来完全没有厌恶感,同时温补了身体。虽然在大量产羊的西北地区长大,也不得不佩服会吃的广东人对美食的钻研精神和人文关怀。
对于广东人来说,个个都是懂吃的食客。阿姨们无不称赞这家农庄做的羊肉味道很赞,加上广东人懂得养生,认为天寒之时吃羊肉有温补的功效,于是大家吃的不亦乐乎,不多时锅就见了底。这时候在羊肉汤中下一些冬瓜,开大火煮,几分钟后便煮烂开吃。之前吃了太多肉,这时候吃一些冬瓜,清甜爽口,也去了油腻。冬瓜吃得差不多,就开始下青菜,下得是豌豆苗和茼蒿,这两种青菜与火锅是绝配。青菜真心的鲜嫩,在火锅里涮几秒就可以吃了。
需要补充的重点是,冬瓜和青菜全部是阿姨们自带的,自家种的绝对无公害绿色蔬菜。时间倒回到下午,大家在上班,我提议聚餐。考虑到农庄不能提供大家最喜欢吃的蔬菜,于是决定阿姨自带蔬菜。一下班,大家分头行动,各种回家采摘自家院子最嫩最好的菜。不多时阿姨们就将院子里的蔬菜洗好摘好,用保鲜膜打包带来。阿姨们都是实诚到家的人,提来的蔬菜份量惊人,压得紧紧实实一大袋,生怕少了不够吃,结果大部分被剩下全部塞给我带回家。
有时候我真为遇见一群如妈妈般的阿姨而庆幸。和她们打交道,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可以了,完全不用费心机。她们已经上了年纪,不愁吃不愁穿,却认为自己还很年轻,还能创造价值,生命在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劳动便有存在感。他们那么朴实,像这片土地一样;他们那么务实,像这方水土的文化。在她们身上,我看见了一个时代一种文化打在她们身上的烙印和强加于她们身上的苦痛。在她们身上,我看见任劳任怨苦中作乐的妇女形象。在她们身上,我也学会许多东西,比如学会种菜,学会认识草药,懂一些当地的风俗文化,知道一些养生常识,听一些当地的趣闻。
我觉得我与这片土地越来越亲近,越来越紧密相连,感情越加浓厚。我学着用更宽容的心态与人交往,用感恩的心接受与给予,用悲悯之心洞察世间的一切。
不知道将来离开这里,还能不能遇见如此称心的帮手。我相信,真诚以待,便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