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刺了他二十七刀。卷宗里说,地上、墙上全是血迹。警察说,死者死的时候还被绳子捆着,“浑身是血,血肉模糊。很多杀人案件,都是一刀致命,像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多见”。他说死者眼睛睁得很大,脸上都是“难以相信”的表情。
她被打了二十年,忍了二十年。她说不知道最后怎么会动手杀人,那二十七刀是怎么砍下去的,一片空白。“我可能是疯了。”她说得很平静。她在法庭上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护。
跟我们一起去调查的陈敏是从加拿大回来的医学专家,说她接触的所有以暴制暴的妇女,“没有例外,每一个都有性虐待”。这种虐待最让人受不了的不是身体的伤害,燕青说:“他侮辱我。”我不想问细节,只问:“用很卑劣的方式吗?”“是。”她双眼通红。说到这儿,她们哭,但哭的时候没有一点声音。这种无声的哭泣,是多年婚姻生活挫磨的结果,十年之后,即使想要放声大哭,也哭不出来。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最后一夜,“血红的眼睛”睁开,人的脸也许在背后挣扎闪了一下,没有来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涡里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间反噬其身。
“我当时想,我一条命还不够吗?我跟他生活了八年,还不够吗?我就顺手抄起棍子打了他。”就这一下,她都不知道自己使了多大劲儿。打完之后,小豆不知道他死了:“我说怎么出血了呢?我还擦了擦。”她擦完血,抬头看了看表,对倒在床上的人说:“真到点了,五点了。你睡吧,我上法院跟你离婚。”她就抱着孩子走了,后来,她是在法院门口被抓住的。
他要她生个儿子,“他说他的老板没儿子,我们钱没有他多,我们一定要有个儿子气气他。他明确地跟我说,咱们要生一个女儿就掐死她吧。我说那是畜生干的事儿。”她生了个女儿。第二天,“屋里很暗很暗,就一个小红灯泡。他说你给我五分钟的时间。他的神情很古怪”。
每年的三八妇女节,这些女犯中或许有人可以因为平时表现良好而得到减刑,那样有生之年也许能够看着孩子长大,小豆对我说,她热爱这个节日,“但是,一年,为什么只有一个三八节呢?”——节选自柴静《看见》
刚看完柴静的《看见》中的第六章《沉默在尖叫》。我好像还没从恐惧中缓过神来,那不是像看了恐怖片般的恐惧,而是对人性的邪恶的惊讶中的沉思,到底一个人要有多可怜,要经历过怎样的地狱,才能坏成一个恶魔。
文章中采访了多个因家暴杀夫的女士。“因家暴杀夫”,这看似简单的因果关系背后,又隐含着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煎熬。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看完这篇文章的感觉,这文章太真实了,真实到这一幕幕像在你眼前上演,真实到让你恐惧至极却又被逼着往下看,很凝重,很难受,像一把刀刺着心,问你: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母亲用最后的挣扎换取孩子的平安,但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又该走向何方呢?
人总要被爱过,才懂得去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