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塔拉•韦斯特弗

这次,想和大家谈谈教育。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很好的关于教育的回忆录,讲述的是主人公塔拉通过教育,跳脱原生的家庭的影响,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

龙哥在讲解的过程有几次哽咽,我也一样,回想自身的一些经历,不禁在内心发问:“如果我没有受到如今的教育,现在的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01 /  作者简介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1986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从小在父亲经营的废料场里长大,17岁前从未踏入过教室,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成为哈佛访问学者,最终在剑桥大学拿到了思想史博士学位。

23岁时,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正是这本书让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一跃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作者,成为《时代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也成为了比尔·盖茨的座上宾。这本书就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02  关于原生家庭的刺

原生家庭是有刺的。

近年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非常火热,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的刺会在一个人的脑海深处内渗,想拔掉这根刺,其过程必定是血淋淋的。

塔拉的原生家庭便是布满刺的家庭,塔拉的家庭是一个极端摩门教信仰和反政府家庭,塔拉的爸爸偏执专断,坚决不让孩子去学校受教育,生病了不准去医院,坚定他的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塔拉妈妈的医术就是最好的治疗。

更绝的是,塔拉爸爸坚信有世界末日,每天都在为世界末日囤粮食、囤武器,塔拉爸爸认为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去医院、去学校就是对整个家庭的背叛,他的这些行为对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同时,塔拉的哥哥肖恩受到爸爸的影响,同样的充满暴力和偏执,时不时打塔拉,甚至有一次把塔拉摁在马桶里施暴。

主人公塔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每天面对的是爸爸的斥责声,和哥哥肖恩时不时的施暴,这些成为刺,扎入塔拉的成长生活。

03 /  通过教育,揭开伤疤

思想启蒙:泰勒

塔拉的另一个哥哥泰勒是整个家庭中第一个坚定去学校的人,虽然到最后,泰勒仍然从学校辍学,但是他的经历让他和整个家庭的思想有所区别。

塔拉是地地道道的大山女孩,如果没有合适的引导,她的认知和想法不会接触到主动教育这一块,而泰勒就是塔拉生命旅程的光,在塔拉成长的过程中,泰勒一直都在鼓励塔拉去接受教育,去主动改变自己。

并不顺利的求学路

在顶着家庭背叛压力的情况,塔拉就这样坚持学习着,但是她的求学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就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大学入学考试塔拉以高出录取线一分的成绩成功通过考试,但是,入学后的塔拉并不像我们所想的一样。

因为大学前,塔拉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她甚至不知道上完厕所是需要洗手的,在这里插一下,塔拉在第一次入学考试甚至不知道答题卡如何使用!!!

觉醒

不同的教育体系使她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萌生出后悔的想法,如果回到原来的家庭中,是不是一切都会简单一些呢?

虽然塔拉有后悔的想法,但还好,塔拉没有放弃,她开始疯狂地吸收知识,逐渐了解父亲给她描绘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广阔超出她的认识。

就这样,塔拉渐渐通过教育,进行人生的第二次觉醒,撕开原生家庭的伤疤,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04 /  结尾

故事到这里并未结束—塔拉并未与原生家庭达到和解。

当塔拉觉醒时,现实情况是如果想继续获得更好地生活,她就需要割裂亲情,如果想要亲情,就不能继续追寻更好的生活。

在这种两难的情境下,塔拉非常痛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通过教育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小结

最后我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想要拔掉原生家庭的刺,正确认识自己,最佳的途径就是教育。

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但不能决定,人可以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所以我们不能把现实的处境怪罪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是你逃避的借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