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棵胡杨扎根到基层中去

         历经70多年不懈前行,中国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从单一农业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产业和设施实现重大飞跃;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和经贸往来成就举世瞩目;从发展落后到创新驱动,科教事业欣欣向荣;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社会事业繁荣昌盛;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变化天翻地覆。基层天地广阔,是青年干部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无论高原还是盆地,无论火洲还是寒极,无论荒漠还是绿洲,人们也像胡杨树那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胡杨精神,根植新疆大地。

         培养好扎根基层的“胡杨苗”。刚到基层的青年,如同一棵树苗,既有移栽时的不适应,也有一定的顽强生命力,只有领悟胡杨精神的真正涵义才能更快在基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胡杨精神”,始终保持年轻人的闯劲、冲劲与韧劲,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基层重点工作当中,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实践历练中逐步提升工作水平,成长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更要以时代进步为已任,以梦为马、志存高远、不负韶华,把自己磨炼成一株时代良木,要从国家的自强自立中,找准人生坐标,要深刻认识到,青年干部不能在“内卷”中耗费能量,不能像“井底之蛙”一般目光短浅,亦不能以“庸懒散”的态度虚掷光阴,而应以“今日之我优于昨日之我,明日之我优于今日之我”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努力做一名承载祖国未来和希望的时代新青年,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当中,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奋斗篇章,让青春在植根基层中熠熠生辉。

         敢于做扎根基层的“胡杨树”。在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需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扎根到基层,勇做一棵顽强坚韧的“胡杨树“。以“胡杨”精神为支撑,坚定地扎进黄沙地,不畏风雨,敞开胸怀地“任它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在风中”的姿态屹立在基层的一线。做好当代合格的基层建设者,倾听基层的声音,扎根基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扎根基层倾听来至基层的声音,成为一名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善于作为、信念坚定的“胡杨树”。 做一棵立而不倒有信仰的“胡杨”,把“人”字挺起来、把本领强起来、把深根扎牢固。作为刚进入基层工作的干部,来到镇财政所从事债务管理以及总会计工作,必须打好政治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根基,才能更好的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强化了理论武装,坚定了理想信念,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汇集扎根基层的“胡杨林”。一燕不成夏,一叶不成秋。基层需要的不仅是一棵胡杨树,而是让一棵又一棵“胡杨树”汇聚成一片又一片的“胡杨林”。每一棵胡杨树从生存到死后的三千年,不用问津、不需点缀,始终坚守着信念,砥砺在戈壁沙漠中。厚植“胡杨”以成“林”,把干部引入培养成一株株能扎根、敢担当、善作为“胡杨”,从而聚合成干部队伍的“胡杨林”。使干部队伍从内陆到边陲,从沿海到大漠,干事一地做到“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筑就好我们事业的强劲根基。青年干部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才能尽心地为民服务。胡杨敢于斗风战沙,毫无惧色,昂首屹立,青年干部要做一颗大漠胡杨,在基层茁壮成长,深入扎根、不忘初心,向阳而生、充满希望,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勇气和信念,砥砺前行,埋头苦干,在基层筑梦。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必须深思之、笃行之,在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争做忠诚、担当、奉献的“胡杨树式”干部,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广袤的戈壁黄沙中,

苍翠的胡杨摇曳生姿。

扎根边疆,飒爽英姿,

青年干部心中有梦。

慷慨竖起脊梁,

奋斗在基层,

坚守基层为民造福,

胡杨精神薪火相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