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创作)日历撕到这一页,为何心中总是一动?莫非是那遥远的钟声,穿越时光,又来叩打我的心扉?
晨光透过教室的窗,斜斜地照在课桌椅上,浮尘在光线里缓缓游动。新发的书本墨香未散,指尖抚过封面,触感光滑中带着些许涩意。黑板上还留着昨日擦拭未尽的白痕,像是不肯褪去的记忆。窗外梧桐叶正绿得深沉,全然不知一两月后自己将染作金黄。
坐在这般光景里,恍然惊觉:我们何尝不需要这样一个日子?它不偏不倚,恰好立在年岁的关节处,教人不得不驻足回望。原来人总是要借一个日子来提醒自己——时间正在走过。它不像元旦那般喧闹,只是安静地切开夏与秋,教人暗自计量:枝头的蝉声何时渐弱,夜风何时添了凉意?
这日子是一道无形的门坎。抬脚跨过去,身后是洒落一地的暑假光景,是游泳池里的嬉闹,是冰棍融化的甜腻;眼前却展开一条笔直的路,路上摆着未拆封的笔记本,笔袋里削尖的铅笔,还有师长们欲言又止的期待。我们总是在这样的节点上被时间推着向前,来不及与昨日好好道别。
其实何止学人需要九月一日?农人看见稻穗初黄,商人盘点三季账目,工匠摩挲将成的器物——各人皆有各人的九月一日,各人皆在无声处听见岁月的更漏。这日子无非是光阴河流中的一块踏脚石,让我们得以立定,回头看看来路,再举目望望前程。
原来每一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不过是我们主动为时间刻下的刻度。我们借此丈量生命,不是被动地等待年华老去,而是主动地标记成长。今日是九月一日,不妨就当它是又一个起点,不论昨日如何,总能翻开新的一页。
“每个今日都是明日的昨日”——现在,合上你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手机,找出那件你一直想做的事,就在今天写下第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