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你不需要大量阅读后,才能开始写作

你是不是也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

🤔 “我想写点东西,但感觉自己读的书还不够多。”

“肚子里没墨水,怕写出来被人笑话。”

“收藏夹里全是写作干货,但我的文档还是一片空白。”

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颠覆你认知的真相:你完全不需要等到“准备好”才开始写作。

事实上,那种“必须先大量输入才能输出”的想法,恰恰是阻碍你动笔的最大元凶!它让你陷入“准备-拖延-焦虑”的死循环。

1、为什么“先海量阅读,后开始写作”是陷阱?

我们从小被教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没错,但它描述的是一个长期精进的过程,而不是写作的起点。

认知科学研究早已表明,阅读和写作虽然是相互促进、共享认知基础的紧密过程,但如果将它们设定为严格的“先后”关系,就会产生问题:

“输入不足”焦虑:你总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

完美主义瘫痪:你对第一稿有过高期待,总想一鸣惊人,结果因为害怕写得不够好而迟迟不动笔。

割裂学与用: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时积累的语言和思维,因为缺乏即时的写作练习,很难有效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知识只是“看过”,而不是“内化”。

真相是,写作本身,就是最好的思考和学习方式。它不是思考的终点,而是思考发生的过程。

2、用“自由写作”启动你的创意引擎

既然不需要等,那我们怎么开始?答案是:自由写作。

它的核心在于,将“创意生成”和“编辑评判”这两个任务彻底分开。

🤔 什么是自由写作?

简单说,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比如5-10分钟),拿一张纸或打开一个空白文档,不停地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完全不理会语法、错别字、逻辑和结构。

自由写作为什么有效?

1.克服写作障碍:它能帮你绕过大脑里那个挑剔的“内部编辑”,让你克服“下笔恐惧症”。

2.激发潜藏创意:当你允许思绪自由流动时,很多意想不到的想法、记忆和联系会自然涌现,这是你苦思冥想得不到的宝藏。

3.生成原始素材:自由写作的产物就是你最真实、最鲜活的写作素材库,是后续文章的“金矿”。

从今天起,忘掉“我要写一篇爆款”的宏大目标,把它切换成一个微不足道的“最小行动”——“我今天要完成一个3分钟的自由写作”。

写作的本质,不是“复制”读过的东西,而是“创造”自己的思考。自由写作,就是那个帮你启动创造过程的、最简单有效的点火器。

我是晓晓,终身写作者,《红楼梦》爱好者,类风湿女战士,宝妈。来链接我,一起开心写作,认真搞钱,享受生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