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不见山,
极目三冬短。
闻声不见人,
见人身已远。
再次援引下自己写的这首小诗吧。
三天都是雾天。雾不偏不倚的挡在风景与我之间,看不清也摸不透。环视四周皆是如此。头两日还好,朝阳初升,雾便自觉的褪去。今天就不行了,变成灰霾,整日笼罩在头顶,天都矮了一截。以前佘山抬眼可见,今天可是望眼欲穿。如果山的那头是岁月,是过往,往日的旧,怎么也都渗不过来了。
朋友笑我,“到底是雾还是霾啊。”我也分不太清。先前只觉得温度上升,未等完全弥散开来,它就走了,多少显得有些欲盖弥彰。现在就不同了,越来越厚,风吹不散,骄阳不透,多少有些沉重了。
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儿时的雾。零下三十多度,雾会凝结到一切可以附着的地方,挂满树枝和窗棂,形成雾凇,整个世界到处都是冰晶,一片纯白。呼出一口气,也马上变成纯白,如果对着太阳的方向吹口气,还能看到彩虹。雾气被吹回来,凝结在眉毛和头发上,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雪人。彼时的我很小,没有一丝焦虑,根深蒂固的认为雾就是白的,只有脚下那一点点没有被冰雪覆盖的黑土,把我从冰雪奇缘拉回了现实世界。我还幼稚的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雾白”......后来伍佰的歌越来越流行,同学也不知从哪知道了我这个笔名,活生生的让他们给改了谐音,减掉一半,变成了二百五。雾,只是风景。
如今的灰雾,不再是风景那么简单了。路上的行人,被迷雾笼罩,回首是过往,不见踪影;转头是未来,一片迷茫。提醒自己的唯有脚下的路,走就是了。至于沿途的风景,来不及也无法看清,全当是一种奢侈吧。
我的很多朋友,今年过得都不算太好,但也没有多么的不好。就像这雾,遮遮掩掩的,没有烈日的泼辣,没有暴雨的猛烈,没有寒风的凛冽,就这么遮遮掩掩,好像向前几公里就会散开,但现在还看不到尽头。
好在,我们是一群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人,只要有条路,就会坚定不移的走。走累了,就顺便看看周围的雾是否散了。
深处迷雾,也有很多好处。让我不再好高骛远,总是望着远处的景致。现在我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一抹灰白,小心的往前走,平安喜乐就是福。
新年要到了。虽然我已习惯这迷蒙的周遭,但还是希望,新年,骄阳似火,拨云见日。祝愿所有的朋友们,一路顺遂,实现愿景。岁余,上言,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