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拉片速度的一些小技巧(二)

镜头

镜头是组成整部影片的基本单位。拉片就需要我们将影片拆分成一个个镜头进行分析。在以往的经验里,这个过程是个枯燥繁琐的“体力活”,除了自己慢慢拉,慢慢看电影外,似乎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大人,时代变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需要我们手动拉片,镜头也能够自动划分了!

这里我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Adobe Premier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r),另一种则是基于DaVinci Resolve(也就是达芬奇)。

Premiere

在pr 2021 版本以后,软件新增了一个叫做“场景编辑检测”的功能,我们可以在时间线上选中素材右键,选择“场景编辑检测”即可。


1

点击后软件会让我们进行选择,选择任意一个选项即可


2

点击分析,软件会自动进行分析,待转换完成后,软件会将完整的素材分成一个个镜头。经过测试,这个分析的准确率还是很高的。(图1展示的时间线即是分析后的结果,时间线上的标签是笔者当时手动分的,而素材被分成一个个片段则是场景编辑检测的功劳,可以看出机器自动分析的效果和人工判断几乎一致)

(注意:这一功能在2021版以前是没有的)

DaVinci Resolve

笔者测试了达芬奇17版本(studio版和免费版均可),发现也是可以做到类似结果的

首先进入媒体页面,接着,在媒体储存中选中我们要处理的素材


3

右键素材,选中“场景剪切探测”,软件会自动打开分析页面


4

点击“自动场景探测”,软件就会自动开始分析,初次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求适当修改判断的阈值,让结果更加准确


5

在结果中,超过紫线的绿线,就是软件认为的镜头切换的地方。这里有一个提高准确率的小技巧——我们可以前后查看几个没有超过但接近紫线的绿线,如果这里是镜头切换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将紫线向下移动一点,这样这些不太明显的镜头切换也会被识别出来。


6

总结

据笔者实践,这两款软件的识别准确率是差不多的,分析速度上达芬奇要稍微快一点,但pr是在时间线上直接分析,达芬奇则是在导入前进行分析,因此算上导入时间,两者其实也差不多。所以选择什么就看个人喜好了,哪个顺手用那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