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坚持内心的美好

    回想大学毕业以后,自己完完整整看过的书屈指可数:杨绛老先生的《我们仨》,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进图书馆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这段时间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越成长,经历的事越多反而内心却越浮躁了,无非是格局不够大,精神储备匮乏。无可厚非,很多时候人的智慧来源于生活的积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好的文字总能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总能让我们在迷失自我的时候豁然开朗。其实自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忙绿,却总是不能静下心读书,总是有各种说辞,类似于上课、同学聚会、做实验、看文献……唯独没有读书这一选项。

    前段时间有朋友推荐了微信读书这个APP,当时她推荐的理由是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下了这个APP之后,确实收藏了几本喜爱、珍视的书,也就坚持了一周吧。细细想来,读电子书的时候总会被系统推送的消息吸引,然后时间就在刷微博、刷视频中慢慢流逝;二来电子书总是少了一种感觉,一种让人亲近的感觉,指尖在屏幕划过的时候总会营造一种随意而又懒散的感觉,文字走不进自己的内心,像翻流水账,久而久之越发会觉得没有意义。转而去读纸质书,发现效果略微好过电子书,却依旧内心浮躁不已。

    归根结底,人变了,变懒散了,坚持的东西迷失了;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热爱读书,读书的时候遇到引起内心共鸣的、美好的句子总会迫不及待的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时不时还会翻阅一些,每次重复看自己记下的句子也都感悟不同。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曾经坚持的美好去哪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社会出现职业分化,个体产生兴趣爱好的时候,“技能”也跟着诞生出来,成为某个职业或者特长所独具的特点。不具备某些技...
    两文钱阅读 616评论 0 1
  •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啦!家家户户就都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和金黄的对联,欢笑声接连不断,孩子们穿着过年的新...
    小久次郎阅读 463评论 0 1
  • 翻开这本书,是因为在读书会了解到的,在分享中子木一直强调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顺势时代趋势发展去适应。其实还是蛮烧...
    up艳子阅读 71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