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要求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值得思考。学生的早操是由文体委员带队在操场上跑操,体育老师只是负责监督。某一天早晨,排头的班级提前结束了跑步,直接带入做操的场地。其他班级原地带入做操的场地。这个时候,校长开始大骂这些原地带入做操场地的班级。老师和学生感觉到非常的奇怪,为什么校长发火呢?老师们感到奇怪,私下议论。学校的跑操一直是文体委员带队,但是没有人训练过文体委员。文体委员不知道该在操场什么地方可以带进做操的地方?只是按照惯例,前面的班级在什么地方停止,就地带入即可。不知道今天什么原因让校长发火呢?第二天,依旧是前面的班级停止跑操,其他的班级原地带到做操的地方。只是今天骂的不是校长,而是体育组长。体育组长骂学生,“昨天不是刚被校长骂过,怎么不长记性呢?”学生感到很迷茫,长什么记性呢?校长为什么骂他们,学生不知道原因?今天,体育组长为什么骂,又是不知道原因?没有人告诉学生,挨骂的原因是是是什么?如何改变?
也许,我们教育过程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总是感觉发现了问题,认为别人也会发现问题。一厢情愿的认为,别人会把这种问题改正掉。其实不然,如果不指出具体的问题,并且让别人引起足够的重视,别人是不会发现,谁也不是谁的知己。回想教学学生的过程中,总是认为学生不能够理解老师,学生一直犯着同样的错误,却不知道学生根本不知道错在何处?如何改正?
通过这件事情,想起最近的复习。为了提高成绩,习惯上给学生多印几份试卷。学生通过做试卷,让学生提高成绩。可是,做试卷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做的一直是学懂的几道题,对于容易出错的试题,还是继续错。老师认为通过做题,学生会找到知识的漏洞,然后好好地不漏洞,达到掌握的程度。可是,学生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学生把做试卷当做做试卷。没有想到做试卷和知识点的联系。导致一直做着重复的事情,成绩没有任何的提高。要改变这种局面,就是
要清楚的告诉学生,通过这个教育行为之后,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到达什么?这也是我们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可是就是没有清楚的告知,总是认为学生会理解。却不知道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正是这种空白地带,导致教育效果大大折扣。如果早操发现问题之后,明确告诉文体委员该在什么地方带入早操的地方,就不会重犯错误。学生也不会感到非常的不解和迷茫。
教育过程,需要双方的沟通。作为老师,把重要的问题多说几遍,让学生清楚老师老师说了什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