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很久不曾提笔,总有种无事可写的文字疏离,怠惰久了终归也就像个赊账的酒鬼,能忘却其时便已是恰逢其适,记录反而成了背叛,透着股小偷式的正义反感。
不过这一个多月,却是透着股懒极将勤的压迫,仿佛再继续下去,这段时光也要不真切起来,所以想想还是得记下来,即便是流水式的寡味清欢。
口罩
抢口罩这事儿真真切切的体现了BBS的价值,因为单从微博、微信、抖音这些获取消息是不够的。
这些平台也有爆料,但更多的是官方的辟谣,以及那些你懂得的和谐手段。
在这个辟着辟着就成真的年代,你摇摆的时间,别人早就抢光了。
所以BBS虽然人气不咋地,但仍是“大料”的发源地。
爱逛豆瓣的He老板,赶在京东上口罩售完的前一秒,买了两大盒医用口罩,加上家里原先3M N95的存货和犄角旮旯的一二十个袋鼠医生,大100个口罩的存货基本就不用担心之后的脱销情况了。
实际上用到现在,家里仍有六七十个存货,以至嚣张到去楼下扔个垃圾的两三分钟,都会直接消耗一个。
而我在这事儿里则表现的后知后觉、啥也没干,只是从一开始还取笑她是个爱囤货的仓鼠,到后来哑口无言,也就用了不到一天时间……
不得不说,He老板对她所认知的所有“危机”,都是很防范的。
比如前年春节在台湾,当时台东地震有些严重,每晚睡觉之前,她总要把重要物品收拾好,加上水和食物放到一个专用的包里,按她的话说,万一地震的话,可以拿起包就跑。
结果万幸也“万不幸”的是,除了我们到台湾那天,北京有场小地震以外,台湾那几天一切安好。
不过,这次的疫情还是算漏了酒精,这个是过完春节回京后才买到的,差点儿焦虑死我们家那位囤物癖爱好者。
送到的时候,下楼取它的过程,也消耗了一个口罩~
候鸟
往年的迁徙之苦在于人多,而今年的迁徙之苦,在于戴着两层口罩,一路闷得要死!
两层口罩源于He老板对沿途卫生防疫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更源于她心理上的安全感,以至于后来我拿着专家的辟谣(说两层没特殊价值这事),她依然选择不信。
毕竟这么多年了,能真正动摇她价值观的,也确实没有几个。
更厉害的是,He老板价值观的触角能遍布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怎么刷锅到如何拖地,从什么东西上可能沾了病毒到生物的遗传克隆……
22日到沈阳,29日返京,抢票的时候一票难求,返程的时候满车是座,两个在高铁上打闹的孩子俨然两只成龙上蹿下跳~
又是缺氧、又是“成龙”,一路的生无可恋,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一路戴着耳机昏昏沉沉,以至于返京时乘务员拿着入京信息表给我填,我却当他是发垃圾纸袋的,回了句“不用”……
我们初到沈阳时,北京病例还不多,沈阳更少,好像仅有两例。
所以我们都不是特别当回事儿,翌日戴着口罩出门吃了顿火锅,以至于后来疫情愈发严重时,还为这顿火锅战战兢兢,He老板计算可能的染病周期时,除了出发和归来的日子,还需要单算一个吃火锅的日子……
这次回家待着的日子比往常久一些,倒并不是受了推迟复工的影响,而是返程的票一开始真的很不好抢。
我们在沈阳的日子里,老妈把她多年的拿手菜们做了两轮,有点儿烦恼接下来该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走的;老姐的生物钟多少被掰过来了一些,意外的吃了几顿早饭;外甥女儿拿着iPad上的脑筋急转玩儿每晚定时“骚扰”我们,还拿捏的彩泥羞辱我们做的不好看~
我觉得我做的小龙人还挺不错的,He老板的金轮法王真心丑啊!
下厨
从上大学离家到现在也有十二年了,从未有一段日子是可以完全脱离外卖、不下馆子的。
这一个月破天荒的生活方式,像是提前三十年退休了一样,一日三餐都需自己下厨,没吃过一次外卖。
早餐基本上都是He老板负责,毕竟是一些没什么发挥空间的“简单”食物,比如葱油饼、小米粥套餐,有时鸡蛋充足也可以升级做一下鸡蛋灌饼,实在家里没存粮,盒马小哥又没把食材送来的时候,饿着的情况也是有的。
“曾有一个月,我们宁可饿死都没点外卖”,这话说出去感觉还挺硬气的。
午餐晚餐一般是我的主场,这个月卤过酱牛肉、炒过黄焖鸡、烧过红烧肉、炖过大鸡翅、煎过红烧鱼、煮过土豆腩……
还做过一顿红烧巴昜,本来买的是250g肥肠,结果He老板洗的的时候把肥的部分全都剃掉了,只剩77g的肠皮,和炒皮筋儿一样的口感~
He老板不嗜甜,所以保留曲目糖醋里脊一直没法下锅,这事儿还有点儿遗憾。
晚餐在He老板的建议下,煮了很多次西红柿鸡蛋面和西红柿鸡蛋疙瘩汤,这些吃完之后不到0点就会饿的食物,她一直很喜欢。
意外的菜品比如有一天He老板抽风想吃红豆包,结果她还真从犄角旮旯里找出来一包红豆泥,我真是一脸佩服的瞅着她问“家里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He老板囤东西的爱好就是这么的莫名其妙,且实用。
红豆包味道还不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表面坑坑洼洼的,有点像月坑。
之后还包过一顿饺子,芹菜猪肉馅儿的,这大概是我们俩主动包的第三次饺子,但却是第一次自己揉面、擀皮儿,还把芹菜汁儿和到了面里,那味道的鲜美程度,6666666……
之后呢,奇葩的He老板拿芹菜叶和在面里,做了个怪味饼,美其名曰“明早在顶上放个鸡蛋,你就啥都吃不出来了!”
你别说,味道还可以~
He老板现在做的早餐饼们是真的很不错,尤其是用打完玉米汁儿的玉米渣和面做的玉米饼,味道真的很赞。
有一天早晨我按配方试着做了两张饼,比例错了,少加了一半水,做出来的饼干,嗯,唔,不是特别好形容的口感~
消磨
刚回来时每天两个电影,把关于疫情的灾难片刷了一遍,例如《极度恐慌》、《血疫》什么的。
然后疫情还是很严重,于是又开始刷各种类型的灾难片。
直到刷无可刷,且世界观临近崩塌边缘时,我们才开始找一些喜剧和动作片,又把很经典的《请回答1988》放了一遍,之所以说是“放”,是因为只要有声音就行,我们该看书看书、该做饭做饭~
很状况之外的是我们终于开始玩儿家里的XBOX了,这玩意儿拿回家里好几年了,除了玩儿过送的三个游戏以外就没动过,因为怕落灰太多,He老板以前还给上面缠了一层保鲜膜,缠完之后撕起来很麻烦,所以就更不玩儿了。
没想到这次的疫情倒是唤醒了它的价值,游戏只买了《Just Dance》和《极速地平线》这两个,大概玩儿了三天,前者因He老板跳舞时打破了家里的飘逸杯而被嫌弃而结束,后者因为我胡乱往海里面开被嫌弃而结束。
我们还报过几个网课,不收费那种,有的讲的还行,有的讲的只能说还挺好睡觉的,所有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推荐付费产品,我们跟这些导师们的缘分都是到此就截止了。
写到这儿,我跟He老板说我已经写了2000多字了,说到“消磨”这节时,她反问我“你知道我最近看了多少本书么?”
了不起,了不起,说的跟谁没看书似的,网文儿就不算书了?
He老板是湖北人,去年春节在湖北过得,所以今年就没回去,貌似躲过去了一些,但是心理上却也老惦着,一会儿家里人又不听话串门去啦,一会儿口罩戴了好几天不肯换的,状况不断,所以就在家庭群里“横眉冷对千夫指”,并充分发挥了合纵连横的鬼谷之道,拉着妹妹或者小姨她们打压不太听劝的父母……
事实证明舆论还是有效的,但也得看听者的心情,毕竟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长,也该进入调皮的叛逆期了~
所以他们出门少了,但出门戴的口罩依旧不肯真的“一次性”,诸如此类。
万幸的是家人们都很健康,不曾受疫情传染,无聊就无聊点儿吧,起码还有电视、还有手机,关起门儿来自己家里人还够凑一桌麻将的……
只要没病,啥都挺好!
希望新冠肺炎的疫情早点消散,好想吃冒着牛油的火锅、裹着酸菜的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