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音:波惹)指的是大智慧,佛经中所说的智慧和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有很大的不同,般若更多指的是悟性空禅。如若先问我信佛么,这倒是难题,但也不和读读佛经相违。
佛教大分为大乘和小乘。小分有汉藏之别,再分有八宗。大乘佛法讲究度人,小乘佛法着意自度,谈不上优越。中国境内绝大部分为大乘,东南亚多为小乘。大乘佛法偏主流,主要为般若经,般若经的中心为金刚经,而金刚经的提纲就是心经。
心经发力于“心”字,讲究真心本源,与圣经七日有异曲同工之妙。宗教一直是哲学的起源,两者的都要解释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是谁的终极问题。 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了日月星辰,飞鸟走兽并人。世界伊始,人洗己罪,而终入天堂。心经并没有解释世界的起源,佛经的哲学观是空。起源是空,我们所感觉到只是我们所感觉到的。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照字很是巧妙,如光一般,是顿悟的拟态。我们处于实在的世界,并感知世界;我们感知世界,然后明白我们处在实在的世界。那感觉在人类的世界中就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接下来,观自在菩萨阐述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段大概是被世俗之辈曲解最多的段子了、佛教中所说的色,指的是人具有代表性的眼所看到东西(以及其他感触器官感觉到的东西)。对于正常的感知过程来说,首先是感知到存在,而眼睛感知到的色是最直接的存在。因此,色就是对存在的一种感知,是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一种描写。这里的逻辑漏洞是,客观实在不应依存于感知,而人类对客观实在的确认需要感知。所以必然存在不被人类所感知的客观实在。
这就是心经立意的根本,我们盲人摸象一般地认识世界,必须需要在本质上进行一次飞跃;这种飞跃即为空。但空并不意味着否定客观存在,即使很多佛学家认为空是对客观实在的否定。如果万物皆空,那佛所追求的波罗密多(彼岸)不也为空?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段说的就更明白了,不是不存在,而是未改变。人感受到了世界改变的过程,为太阳东升西落而害怕,却忽略了东升西落这个过程本身的不变。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翻译为汉文就是觉而有情。成为菩萨并不是要断情,而是追求觉悟,不为不必要的烦恼而困惑。这看起来就很有趣。既然世界的某种客观存在是永恒的,何必为刹那芳华而迷惑。故,心经大体是更是终极解惑的东西。读读,也无伤大雅。
佛,我是信或不信呢?回到心经,既然我感知不到,那就为空吧。见佛平座,心无尊,亦无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