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拆掉思维里的墙》,对文中提出的两个概念折服不已。
1、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与这个世界关系的理解,从而决定我们如何去行动的一套思维模式。
心智模式的好坏,决定了我们的认知与行动,进而影响了我们人生的高度。
心智模式有三种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推理归纳。每种心智模式都有其局限性。
克服心智模式的局限性,就在于心智模式的神奇之处:它虽然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它能改变我们对已发事情的态度,进而积极影响接下来的行动。
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积极对待从小“体弱多病”的经历,那我们可以调整自己采取“积极锻炼身体”的行动,结果我们可能就会有了好的身体。
简而言之,积极对待已发生过的不好事情,将过去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未来的有利因素。这样的心智模式,是上等的心智模式。
2、内心的基线
内心的基线,即内心可接受的标准。
如何在一个大范围内科学确定自己内心的基线呢,避免后悔与错过呢?作者提出了一个理论方法:先以37%的数据作为观察样本,再从中找出自己的基线,最后在63%的数据中,只要出现了超过基线的那一项,就选它。
作者举出了一位王子要在100位带有彩礼的波斯公主中选择1人的例子。如果早早开始选了,那后面没选的可能比你已选的好,这样就会造成后悔。如果迟迟等到全部看完,那就错过了很多很好的资源。
理想的方法是,以前面37位公主为观察样本,确定自己可接受的标准,后面63位公主中,只要出现一位超过那个标准,就立即选她。
是不是下次在做一个多选题时,内心有了强而有力的依据了?
书中还有一个关于巴菲特投资自己而不是先选择买房的案例,也有很强的说服力:一套房子可以消灭一个梦想,而投资自己,让自己值钱也许更明智。
书的最后还讲了目标感的作用,提出了一个重要门路:做职业访谈。通过自己对访谈专业人士关于该职业的了解,努力学习让自己变成该职业的对口人,最终也会赢得这份职业。
全书最终向读者传达一个观点:限制我们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维里的墙,也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所以人要在学习中,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然,这本书如果只是听一次,那还远远不够的,它值得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