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语文学习”
(2008-10-04 23:20:09)
今早待儿子醒来,我便将昨晚阅读的文章推荐给他,他未作任何反响,我也不着急,对儿子,我是有足过的耐心的。
上午检查他的语文第二单元作业,情况不是很妙。于是,对照从《北京四中》得来的经验,重新对他语文第二单元的课文做了归纳整理,再以试卷的形式,让他作业了一次。
其实,心情是相当不好的。开学整整一个月了,我始终在强调儿子要学会做课堂笔记,可是,他做的很不好,所以,我不免失望。
儿子学过的每篇课文,看不见一丝学过的痕迹。于是,我只得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生词,难词,多义词,乃至段落都给他划分出来,再整理到笔记本上。再归类依次列出:1)生词注音解释词义;2)本文词语解释;3)本文成语积累;4)有文言文的再做出“通假字”辨识。这花费了我大半天的时间。
现在我能做到的就是这些。我承认,我的学习方法很笨。对于学习,我素来聪明不来,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肯下苦功夫学习。但是,我知道我的儿子不喜欢这样。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儿子为什么从来不做课堂笔记,不仅语文如此,其他科目都是如此,别人家的还是是不是也如此呢?不管怎样,我想要是老师有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那孩子是应该学会的。要是老师能偶尔抽查一下学生的课堂笔记,我想儿子也会督促自己去做课堂笔记的。我不是为儿子辩护,我坚信的是好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家长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因为儿子没有在学校学会做课堂笔记,现在要我来为其弥补,我以为是一个很费力的过程。我要怎样才能让儿子明白学会做课堂笔记,学会整理课堂笔记,学会复习课堂笔记,其实就是积累和巩固知识的过程呢?假如他没有切身的体会,要让他认识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啊。
其实,就在我为儿子整理笔记的时候,我还是发现他们的课文编写的非常好,课文有趣,词汇丰富,构思奇妙。照理说孩子是喜欢读的,可因为没有课堂笔记的陪衬,就显得不是很有趣的。我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要是不准确,欢迎大家补充),在用电教(幻灯)取代板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在学习中的默契和共鸣已很难捕捉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老师只管放幻灯而不再顾及学生是不是把他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储存到脑海里了?我表示深度认可。我也不能过分强调这点,因为这个现状,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唯有想方设法去适应它,我们还能怎样呢?唉!我压低嗓子说一声:我们还能凭自己私下的努力,协助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但愿,儿子能通过我今天为他整理的笔记能让我看见他能照着葫芦话瓢,慢慢学会课中学会做笔记,课后学会整理补充笔记的好习惯。至于其他的,我可是一点不贪婪啊,对一个青春期对我已经不耐烦的孩子,我贪婪不起,哭去吧。。。。。。。
下面,是我做的部分笔记,有意请大家提出好的建议。
第六课 往事依依 {作者:于漪(yī)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1.徜徉:
2.浩淼:
3.雕镂:
4.镌刻:
5.婵娟:.
二: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词义:
1.依依:
2.风物:
3.素娥:
4.芳菲:
5.评章:
三:本文成语释义:
1.搜索枯肠:
2.历历在目:
3.津津有味
4.百看不厌
5.风云变幻
6.鸦雀无声
7.滚瓜烂熟
8.油然而生
9.美不胜收
10.身历其境(身临其境)
11.心旷神怡:
四:本文好词好句收集:
1:好词:
往事依依 甚得其乐 乐在其中 雄伟险峻 水泊烟波浩淼
走投无路 狼狈逃窜 风光流转 阴晴雨晦 丽日蓝天
悲歌慷慨
2:好句:
万紫千红和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荫浓夏日长 五月榴花照眼明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
三:建议阅读:(这两篇文章是作者在本文的提及的)
1. 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田汉《南归》
****************************************************************************************
愚儿0801005上午10点补记:
昨晚和先生一起讨论了儿子不习惯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认为,在我们无力去责难学校老师的同时,我们只能慢慢引导儿子养成做学习笔记的好习惯,并能让他在其中体会出学习的快乐。先生说很久前,他就看到了相关PPT教学利与弊的报道。我这才知道别人早就有争议了。我相信,人们喜欢看见的绝对是利大于弊,而不是利小于弊。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以为是敝大于利。这使得我很怀念我们的学生年代,可以和老师同步书写,同步思考,当然,要是老师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字体,那对学生来说,又添增了尽情欣赏书法的乐趣,而这一切,都随着PPT教学模式的到来而勾销了,实在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啊。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倒退,这又不是我们能左右得了的。所以。我们唯有仅自己的能力,在相对的范围内,通过自己的努克,引导儿子学会做学习笔记的乐趣。
愚儿再补充:0901006晚22:55
要是还有父母阅读,请阅读上篇文章中学语文的有效学习方法,谢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