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我是雨和雪的老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以这样一个自述,鄂温克族古老的狩猎生活徐徐展开,其中死亡与衰落令人触目惊心又满心无奈。

      曾经,他们在原始森林中与驯鹿相伴,逐猎物而居,信奉萨满,遵循自然规律繁衍生息。然而,时代的巨轮无情碾过,现代文明的浪潮汹涌而至,他们的传统世界被一点点侵蚀。猎枪的限制、森林资源的开发、不负责任的挥霍行径,使那片森林苍老、退化,也让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看着族中老人一个个离世,年轻一代或被外界吸引而离去,或在意外与困苦中丧生,氏族人口锐减,传统技艺与文化渐渐失传。他们就像风中残烛,在现代文明的强风下摇曳不定。这无奈背后,是对传统消逝的悲叹,是对无法阻挡历史进程的无力。

      这本书中,妮浩萨满的每一次抉择都揪着读者的心。每当她披上神衣,跳起神舞从死神手中夺回他人生命之际,却不得不以自己孩子的离去为代价。她身兼氏族萨满与孩子母亲的双重角色,这撕裂的身份让她的每一次选择都痛入骨髓。

      面对他人与骨肉的生死天平,她未曾有一次因私念而倾斜,那内心的酸楚与挣扎,足以将灵魂淹没。然而,她始终坚守萨满的使命,这是一种超越常人的伟大。她的故事让我看到,在大义面前,个人的悲痛虽痛彻心扉,却也被默默咽下。在命运的巨轮下,尼浩萨满以她的坚韧与无私,成为了那一抹震撼人心的亮色,也让我在合上书后,久久沉浸于对生命、对信念的思考之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