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50分离场,开车回家。
12点5分,到家。
12点8分,打开电脑文档,调整好时间开始码字。
一时嘴痒
前天写作群主二美发起了“48小时5万字”的挑战,我很想加入进去玩。可是我不敢。想起上一次的24小时一万字挑战,与别人的对比,我码出来的流水账连我自己在心里唾弃。这回的五万字,我怕我会疯的。
不过,总有一些人比我胆大勇敢,48小时真的码出五万字来。今天早上上班,看着她们在聊着这“疯狂”的小事时,心里羡慕得紧。不管不顾地在群里嚷嚷,下回我也想加入这样的挑战,哪怕是再写一次流水账。
幸好二美是善良的,没有嘲笑我的“马后炮”和脸皮厚,很认真地回应我说,现在就可以尝试一下做自我设定一小时,看能码出多少字来?
我下意识瞄了一下时间,用了1分钟去思虑这一小时码字的安排。我在想:当时的时间是11点38分,要是提早几分钟回家,吃完饭也要13点才开始。
要是设定一小时去码字,我不就得要14点才能午休。
我还要不要午休啊?
如果不午休,我下午就没精神工作了。
…
我的脑袋就在一瞬间冒出了无数个小烦恼,还是忍不住厚着脸皮在大群里回复二美说要等13点才开始。
二美没有立刻用否定的语气跟我说,只是飘来一句:越快进行,越好。
我也想啊。可我到点之后,我唯一想到的就想吃饭。它是我到点的一个动作。我吃完,还想睡觉,这也是我到点后的一个动作。
于是,我忍住了再回复二美的冲动。在回程开车的路上,我就开始想我要在这一小时内写点什么,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休息…
最后的结论是,我还是遵从一下二美的经验,立刻开始。我用豁出去的情感告诉自己,反正我也不是没试过13点才吃饭。偶尔改变一下,咬一咬牙,一个小时也不是很麻烦的事。
这个因一时嘴痒而引发的理智和情感的斗争,以打开空白文档开始敲字为告终。
最糟糕的习惯是性格
我试过用软件测试自己一分钟内能打多少字,可我从未逼过自己在限定的一个小时内去码字。这种带有强烈自主性的动作,与机械性比速度的动作有区别。如果只是机械性地去打字,我能在一分钟内用搜狗拼音打字60+。可是换作带有强烈自主性,有思考的码字,我心慌得很。
尽管我说服自己,我可以从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开始写啊,反正也不是没试过。我脑子转得快,一分钟内转过的想法千百万,有一两个重点的事情,够我唠叨好几千字了。更不用说,我平时是最忍不住话的了。可一个积极的想法冒出来,瞬间被消极的想法打压下去了。我开始悲哀了,我是闲得慌吗?我开始回想二美她们的分享。我几乎觉得我是可以完全抽身的,不把自己带进去话题里面。这个话题点最旺的时候,我是可以收敛点、低调些,没必要把自己推上话题的尖峰。
这边消极的声音还没消停,那边那把积极的声音说:这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凭什么不让我随心地去问?
消极的声音又重新迎上: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缺点,码字和说话一样有头无尾,逻辑乱套的,这样子写出去不是给人笑话吗?
积极的声音说:这样子也怕那样子也怕,你都在大群里放出话了,你都挑起了别人对你的兴趣了,你还好意思退缩吗?
…
我就这样子任由积极和消极在打架。也在忽然间我发现,我内在的声音其实比外在的声音来得更强烈。外在的声音大多是来自别人的评说,他们的评说与我前进的人生相关度很低。而我内在的声音呢,要是我把外人的评说当真了,我就这样子随着别人的意思定义了自己。直到有一天,他们可能会忘了自己不负责任的评说,可我想要遇上同类的事情是肯定不会做的了。
可这件事就摆在那里,它哪里不好了?
理性一点分析,一个小时的码字测试也不过是占用我两个半小时中一半而已,剩下的时间要是我能抓紧点,还可以午休半小时呢?
所以,任性点,不管不顾地遵循别人良心的建议其实也不是坏事。起码在这件事,我认识到性格的瞻前顾后才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
还想码些什么?
以上牢骚发了一达通,心理活动OS了一大篇。忍不住瞄了一下时间,还剩十五分钟。我还想码些什么好呢?要不随大流,说说自己的画画。
说起画画,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打算加入。可是手痒,还是忍不住加入。我不敢说我从小就喜欢画图什么的,只是上大学的时候有过一段正规学画的时间。不过,自打工作后又丢弃了。偶尔想起,心里不觉有点遗憾。我觉得我的画画与学英语一样。因为曾经有过,所以离开的时候总觉得可惜。
要说我不怕别人吐槽是假的,大无畏不是我性格的亮点。只不过,有的时候比起结果,我更想去因为想去做这件事,而去做这件事。就像在端午假期,我高价买了韩国某团粉丝见面会的票。我知道以我现实的存储,这次看了会内伤小一段时间。可怎么办,我就喜欢,就想去看。况且我也不知道下一个看的机会在哪里?先看了再说。或许下一场演唱会就在转角呢?画画也一样。
今天早上,我点开了画画群主分享的“萌宠”合集。一看,原来高手都躲在了群聊的背后。他们的图一个画得比一个精。再对比一下自己那张图,寒酸得都想找个土洞钻了。根本不敢说自己曾有学过画画。
所以,我确定了,我要逼自己,逼自己往前。
管你的,管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