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忽然降温了,也许是刮风的原因吧,但是,这天气让人不得不裹在棉大衣里。
在食堂换了两个座位才找到一个离门近但是没有风的位置。风总不会转弯吧。(笑)
前几天万人瞩目的sn打dwg的总决赛输了,碾压。唯一打出气势的第二局引得宿舍人无数的怒吼。他们可能幻想过中国的sn能赢。我当然也期望能赢,嗯,幻想和期望。
那晚我也失眠了,可我不想写日记,一是眼睛疼,二是感觉最近几天都没有什么可写。失眠也不是因为比赛输了或者是万圣节没有糖果或者是为了双十一的尾款。简简单单的生理现象,因为失眠而失眠。
今天下午看完了《玛格丽特小镇》(《岛上书店》的作者加-泽文写的)爱一个人应该爱这个人的小孩,少年,青年,壮年,(女人的更年期)老年。我觉得这是种绑架,我爱你就要爱每个年龄段的你。但是每个年龄段的你都是另外一个性格鲜明的人,总不能因为是你就要全部喜欢。我只能做到不反感。毕竟我喜欢的只能是一个人。喜欢你青年的时候,也许到了老年也不会反感,因为时间会积淀。但是我在青年时候绝对不会喜欢上跟你同一面孔但是思想却是几十年之后的你。
所以,有时候就会想,主要是这一性格的人我就会喜欢?也许。但是有些爱情从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相互吸引,只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在某个时刻觉得对方很吸引人,让自己心动。ok,缘分。
还看了看《有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没看完,琐碎的事情太多。事情很无趣,(可能是风格的原因)欧维和aj克里克很像,但是,关于克里克的讨人厌性格记叙并不多,(《岛上书店》很短,三个小时就能读完)。相比较而言,长篇赘述的欧维就不那么令人喜欢了。
虽然我不认为文字就是必须让别人喜欢。仅仅是自己想写就足够了。
下周有选修课的结课考试,今晚是正常课程的最后一节,那个老师中等身高,身材偏瘦,脸像猴子(孙悟空?六小龄童?)去过非洲支教两年,(好像是支教,但是那两年确实很艰难也很危险)爱用钉钉,也爱严厉,也爱女儿。她在讲过去的经历时总是离不开捎带着讲自己的女儿。
老师讲课时好多次都提到了在非洲的经历。生活艰苦,没有面粉,没有水,甚至连东北大米都是如同金子般珍贵。平常吃的是野菜和自己带的方便面。水要从井里打,那是一两个村庄共用(抢着用)一个的。那里号称五星级的酒店像是几十块钱一晚的连锁酒店。干净,整洁,简陋,有蚊子,也有总是断断续续的电。
还有件事比较印象深刻,一天夜晚,他们借宿于一个当地导游的村庄里。老师安顿好行李,自己围着村庄散步,村庄处于姜末戈壁之中,大概四五十户房子,但是没有荒废的也就十几户。
走着,她遇见了村长,一个衣着破旧,五十有余的非洲人。村长跟她攀谈起来,问了她为什么要来支教,问了她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她告诉村长今天是除夕,在中国是要吃饺子,放爆竹的。她费了好大劲才让村长明白什么是爆竹,这个富有中华色彩的英文单词。但是这种东西除非亲眼见过,否则是没法明白他跟一团可以制造巨大响声的冲天炮有什么区别。
村长吼了一声,像是在呼唤。不一会,就有陆陆续续几个壮年围了过来,手里拿着老师不知道来路的步枪。老师当时受到了惊吓。(在当时混乱的非洲,一枪崩死个人并不算什么事)。
后来,在她告诉我们的时候面部表情都很是狰狞。(我模仿了好久也无法再次让这样的表情显现。)
村长又吼了一声,壮年们便把枪举了起来,但是,枪口并没有朝向我们的老师,而是对准了天空。枪一声一声地响,在空旷的大地上,声音是最自由的。一轮打完,村长说:“ 我不知道什么是爆竹,但也许这种声音会跟你说的炮竹声很像,新年快乐。”
这篇日记让我拖到了第二天才写完,晚上时间有点少,但是早晨写日记确实不大好。只有周四五的时候晚上才有较多的时间。这篇日记在只写了一半的时候有十四个人看过了,有些惭愧。(简书没有用熟,不知道只有草稿该怎么保存,所以第一天上传过写了一半的。)很抱歉。
明天再写今天和明天的日记吧。
好好配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