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会想,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用“母亲节”而不用“妈妈节”这个名称呢?后来,我似乎领悟到了,作为母亲的人都是经历过十月怀胎的痛楚,作为母亲的人,已经经过了岁月的一层又一层洗礼,或许已经老了,或许母亲更加的亲切吧!
1
记忆中自从我初中离家到外地读书,一年之中陪伴在母亲身边的也寥寥无几。那时候我不曾想到过离开家就离开了母亲,那时候一心只想去外面见识见识,那时候对于身在穷乡僻壤中的自己很是讨厌,我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要接收更好的教育。
我如愿进入到了城市中,虽然这座县城很小,但是在当时的我心中,它车水马龙,它人山人海,它繁华,它有不同的色彩,比起那个一到晚上就死一般沉寂的乡下,这里就是我心目中的天堂。
可是,在陌生环境里的第一个晚上,在新的学校里,我哭了,一个人捂在被窝里,流着眼泪,却不敢哭出声来,生怕周围的同学听见,然后笑话我。我突然从前一天的欢声雀跃变得像一个苦行僧一样,我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变成这样,原来自己这么懦弱,原来自己这么恋家,原来自己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坚强。
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回忆起,在家的日子,那些小学欢快的日子。我记得,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我母亲在家里带着我,每天为我准备早餐,为我准备午餐,虽然并不是那么丰盛,但也并没有一天受冷挨饿。每到赶集的时候,她会问我想吃什么,我都会说:大白菜烧肉。那时候并不知道世界上的食物究竟有多么的丰富,我只知道我吃过的食物当中,最爱母亲烧的大白菜烧肉。只要有这道菜,我就很满足,只要有这道菜,我就可以吃两碗饭。
没有离开家以前,我觉得这个世界除了每晚的星空一样遥远之外,其它都并不那么可爱。离开家以后,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上除了家把你当成一个宝之外,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去爱你,把你当块玉一样精心爱护。
有些事情或许就是这样,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懂得好好去珍惜,当某一天离开时,又痛哭流涕,觉得后悔。这个世界上也许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这或许也是人类的软肋之一。
第二天,我的姐姐来学校看我,我禁不住哭了起来,然后她告诉了我妈,我妈又来看我,我表示出了还想回去读书的意愿,但那时候我也觉得不可能,因为为了来到城市读书,已经交了不少的费用了,那时候家里的收入也捉襟见肘。
我的妈妈终于没有让我如此任性,好言安慰我几句,说星期天可以回家,当他们一行人走出校园的时候,我突然觉得一股悲伤袭上心坎,又伤心了起来。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觉得很可爱,是啊!人总是在长大的,对啊!你永远不可能真的长大,在母亲的面前。
后来,我的母亲时常和姐姐来看我,虽然我依然深处于悲伤之中,每晚看到外面皎洁的月光,我也会想起苏轼著名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想想啊!觉得真好笑,我觉得后两句应该叫:年少不知事,故作悲怜人。
2
记得考大学的那一年,我母亲从家里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在外面租了两间房子,从此以后我变成了走读生,我的三餐母亲都尽可能做的合乎我的胃口,她全心全意负责着我的最后冲刺。有时候压力大,我也不免会心生烦恼,有时候还会对母亲发脾气,她虽然心里觉得委屈,也会抱怨我几句,但是并不会对我发脾气,反而第二天如往常一样,做好早餐后,就去菜场买最新鲜的蔬菜,因为母亲知道,只有一大早去买,买回来的菜才是最新鲜的。
母亲尽可能的为我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每每晚上晚自习十点左右回到家的时候,我总会发现在我的桌子上放着水果或者牛奶,这一切我都清楚的明白。高考前夕,我的身体不舒服,经常吃不下饭,还有呕吐的症状,母亲赶快把我送到医院检查,其实没什么,就是精神高度集中,压力太大,造成的不良反应。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教育虽然适合国情,但并不适合学生,可是不论怎么样,在这么大的国家,人口又那么多,或许也只能这样。真希望多少年后,学生真的可以变成学生的样子,意气风发,满面春风。
罗曼·罗兰说:母爱是种巨大的火焰。是啊,虽然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丽,那么美好,但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深刻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那年的高考,考的并不如意,也许也是真实水平的体现吧。我一直觉得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学习都是一股脑劲,就像爬一座山一样,只知道一心向上,有时候即使费了全身的力气,最后也必定半途而废,我不知道方法,我不知道拐个弯。
我拿着电话查成绩的时候,我的母亲站在我的身边,眼巴巴的看着我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渴望,有时候我真的相信很早以前听过的一句话,说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是啊,这一次又让她失望了。知道成绩之后,她看我不太高兴,就知道肯定没有考好,于是虽然心里有什么话想说,也并没有说出口。只是说:等分数线下来再说,应该有机会。只是我心里清楚的知道,机会应该微乎其微吧。
有时候觉得上天对我还是不错的,我本不想去的学校它非要安排你过去,别人梦寐以求的却总是失之交臂。由于我的兼报,我去了南方的一所知名艺术院校,虽然我不懂艺术,但是我还是去了,虽然学费很贵,但是父母亲依然尊重我的选择。
录取通知书送到乡里的时候,村里的一个干部通知我的母亲去拿,母亲跟我说起的时候,还满面微笑,说是通红色的封皮,金光闪闪的大字,我知道,不管我考的怎么样,是否与自己想的一样,我觉得母亲已经很满足了,这个家庭从没有走出过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我是第一个。是啊,在一个农村,除了自家房子修建的如何之外,每家还在看你们家孩子怎么样,我在我们那个村也算是为数不多能够走进大学的人。
那个夏天我的母亲走到哪都一身轻松,我知道她陪伴我的一年中,的确受了不少委屈,也流过泪水,现在她终于可以畅享田野的新鲜空气了。
3
大学开学的那一天,我对母亲说,我可以一个人过去,你其实不用送我。但母亲坚决要送我过去,她说去摸摸门路,我就没有了借口。
到南京的时候,艳阳高照,这其实并不是母亲第一次来南京了,我父亲有一次生病的时候,是她陪着我父亲来的南京,最终也因为在南京的医治,我父亲才化险为夷。母亲每次对我说到这个的时候,都会发出一个感慨,她总会说:“多亏苏州的那个好心大夫,他建议我们来南京的医院,不然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啊。你说,人是不是真的好心有好报。”
我记得父亲生病的时候,一年没有出去工作,都是母亲陪在身边照顾,忙这忙那的,或许母亲的伟大就在于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她都能够想到,她会想的非常细致、周到。如果要感谢苏州那位好心的医生的话,我觉得更要感谢我的母亲,是母亲的无微不至才使我的父亲康复的非常好。每次她与我说起父亲生病的时候,我都能够感受到她有一种后怕的感觉。她那时候觉得天要塌了,幸好,女娲最终补好了那片残破的天空。
大夏天,母亲与我坐在校车上,看着外面的景色,这座城市是我即将需要生活四年的地方。母亲虽然来过许多次,但却觉得很陌生,是啊,她并没有仔细的看过这里,她并没有以一个游者的身份领略过这里。
到了学校的时候,学校规定只能一个人去办理入学手续。不久前网上就在貌似批判需要家人送来的大学生,意思大概就是人都那么大了,还要家人送来。那时候,我就觉得憋气,心想,说这些话的人难道没有母亲吗?之所以那么多的学生有家长送来,不是因为他们一个人不愿意来,而是他们的父母亲觉得孩子第一次上大学,应该去熟悉一下,哪有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儿女的呢?
办完手续出来的时候,我看见我的母亲站在那里,人来人往中,并不突出,或许显得还有一丝的格格不入。到了宿舍的时候,我母亲看到我的床铺被人占了,还愤愤不平,我说哪里都一样,这才让母亲渐渐消了气,她还说找人理论,等了会,那个人还没有回来,我就说我们走吧,你不是说要到南京的亲戚家嘛?这才避免了开学第一天就露脸色的地步。
大学四年当中,我的母亲除了这次送我来过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我的学校,也许她觉得怕让我丢人吧,或者不舍得那来回的路费以及各种开支吧。有时候我会想,幸亏大学之初让她来过了,不然或许我的大学只有我一个人亲眼见过了,那该是多么的可怜呀!
4
大学毕业后,如期走入到社会,走入到工作岗位,这才意识到社会的确很现实,你必须拼尽全力。每次回去的时候,母亲似乎一点都没有改变,她虽然很想知道我的近况,但知道我这个人要强,看我不想说,多半也不再问。
大学毕业之后,关于一个人前半生的话题也许到此为止,他们关心的突然转向了你的人生大事。是啊,你该找个人结婚了。是啊,不久之后,你应该当爸爸了。是啊,你应该稳定工作,准备为孩子集聚力量了......有时候我想,这应该是我父母的人生流程吧,但转念一想,似乎谁都是这样的。我总是对我的母亲说:“我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你们在家好好的就行,好好保重身体。”我没有向她诉说我没有信心,我也没有向她抱怨我还依旧有一颗飘忽不定的心。每每这个时候,她就会和气地说:“你自己的事你知道就行了。”我知道,不管我说什么,这应该是她的全部愿望,无论我如何花言巧语,她都可以一眼洞穿。
有时候我会觉得,作为一个母亲真辛苦,自己的一生并没有过好,还要担心着自己的儿女,为他们担心这担心那的。她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偶尔仔细的看,脸上的皱纹已经越来越浓密了,微笑却依然如初,声线却从没有改变。
我只是想,我能做的,唯有好好努力,才能够做一个不负我母亲的人,不负那些关心我的人。母亲我想告诉你:是啊,好人当然会有好报。
你在我心里,是全世界最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