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儒家担当精神:承担国家重任

前文中我们讲到君子人格:认真负责,坚守正道;本文我们从《易经》泰卦九二谈儒家的承担精神:承担国家重任。

泰卦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翻译:有包容大川的宽广胸怀,大胆起用人才,不会遗弃在远方的贤德之人;不会任人唯亲,一切守正道而行。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泰卦的情境是在一个失序的社会中重新开拓新天地,人们拥有共识,戮力同心,砥砺前行,而作为基层组织领袖的九二,他是一个具有担当精神的君子,在这个改革重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意味着资源重新分配,在某些人眼中这是发展人脉、获取利益的好时机。历史上为何会频频出现结党、卖官、贪污、受贿等事件?

本质上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把官位当作谋私利的工具,漠视这个位置设立的初衷,而最终,要么被体制清算,要么与体制一起溃败。

但九二这样的君子有着承担国家重担的责任意识,因此他不会以位谋私,而是正确使用人事调动权力,选择一批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的人才,大家一同努力工作,顺应民众需求而营建新天地。

君子不但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更清楚建设国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

诚如杜保瑞教授对儒者“行善”所加的一个定语——“持续不间断”,用曾子的话来讲,就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大夫(君子)不可以没有高远志向,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把践行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去才停止(行仁),不是正是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8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54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10,423评论 1 6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