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冰城暖途:一场与哈尔滨的冬日邂逅

“各位朋友,脚下的松花江已经封冻成天然的冰雪乐园,往前看,那片晶莹剔透的建筑群就是咱们今天的第一站——冰雪大世界!”领队小娟举着橙红色的队旗,声音裹着寒气却依旧清亮,身后二十几位游客的脸上,满是对这座北国冰城的期待。

小娟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姑娘,扎着利落的马尾,羽绒服领口露出的围巾是鲜亮的宝蓝色,和漫天的白雪形成鲜明的对比。她从事领队工作五年,最擅长的就是把哈尔滨的冷与暖、硬与柔,还有藏在街巷里的民俗风情,都揉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让游客不止看到风景,更能读懂这座城市的灵魂。

刚进冰雪大世界,游客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连连惊叹。十几米高的冰雕城堡通体透亮,阳光洒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憨态可掬的冰雕熊猫、威风凛凛的冰雕雄狮错落有致,每一处细节都打磨得栩栩如生。“大家注意脚下的冰面,尽量踩着防滑垫走。”小娟一边提醒,一边指着不远处一群穿着东北大花袄的艺人,“你们看那边,正在表演的是咱们哈尔滨的‘冰上秧歌’,是冬天特有的民俗节目。艺人们踩着冰鞋扭秧歌,手里的彩扇、腰上的绸带跟着节奏翻飞,既有东北秧歌的豪爽,又多了冰上运动的灵动,每年冰雪节期间,这里都会有专场表演。”

游客们纷纷围过去观看,艺人们踩着冰鞋灵活穿梭,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嘴里吆喝着地道的东北小调,热闹的氛围瞬间驱散了冬日的严寒。队伍里有个来自深圳的小姑娘,第一次见这么新奇的表演,兴奋地蹦蹦跳跳,不小心差点滑倒,小娟眼疾手快扶住了她,笑着递过一副暖宝宝:“咱们南方朋友来这儿,保暖可得做好,暖宝宝贴在腰上、膝盖上,比多穿一件衣服管用。对了,待会儿逛累了,园区里有热乎的‘冻梨汤’,是把冻梨煮化了加冰糖熬的,酸甜暖胃,也是咱们东北冬天的老味道。”小姑娘接过暖宝宝,连连道谢,旁边的游客也纷纷凑过来,听小娟分享东北的冬日民俗,原本有些生疏的队伍,渐渐变得热络起来。

逛完冰雪大世界,小娟领着大家去吃地道的东北菜。走进一家装修得颇有东北特色的餐馆,热乎气瞬间裹住了所有人,墙上挂着玉米串、红辣椒串,墙角摆着东北火炕样式的座位,服务员穿着碎花棉袄,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的。“今天给大家安排的都是咱们哈尔滨的硬菜,锅包肉、地三鲜、杀猪菜,保证大家吃得过瘾。”小娟笑着介绍,“尤其是锅包肉,咱们哈尔滨的锅包肉和别处不一样,外皮更脆,酸甜口更地道,是咱们的非遗美食。另外,特意给大家加了一道‘粘豆包’,黄米做的皮,豆沙馅,蒸得软糯香甜,冬天吃粘食能抗寒,是咱们东北人过年必吃的民俗美食,大家一定要尝尝。”

菜上桌后,香气扑鼻,游客们纷纷拿起筷子品尝。来自上海的老夫妇吃得赞不绝口,大爷笑着说:“小娟啊,这菜太香了,尤其是这粘豆包,甜而不腻,口感真好。”小娟闻言,笑着说:“大爷大妈,粘豆包不仅好吃,还有讲究呢,过年吃粘豆包,寓意‘年年高、节节甜’,是咱们东北的年俗。咱们东北菜就是实在,分量足,大家吃不完可以打包,千万别浪费。”说着,还主动帮他们找来了打包盒。

席间,小娟还给大家讲起了哈尔滨的民俗历史:“咱们哈尔滨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早年有很多俄国人在这里生活,所以咱们这儿既有东北的豪爽,又有俄式的浪漫,民俗也融合了两地特色。待会儿吃完午饭,咱们就去中央大街,除了俄式建筑和马迭尔冰棍,街上还有卖‘糖画’的老艺人,是咱们老哈尔滨的民俗手艺,用融化的麦芽糖在石板上画画,十二生肖、花鸟鱼虫,画得惟妙惟肖,吃起来甜滋滋的,很多本地人小时候都爱买。”

午后的中央大街,阳光正好,积雪在路边堆成小小的山丘,欧式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面包石铺成的路面被踩得光滑发亮。刚走到街口,就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正拿着糖勺作画,融化的麦芽糖在他手中流转,转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成型了,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围观。“大家看,这就是我说的糖画手艺,这位老师傅做糖画快三十年了,是咱们哈尔滨的民俗传承人。”小娟指着老人介绍,“买一个糖画,既能吃又能看,算是带一份哈尔滨的民俗记忆回去。”

沿着中央大街往前走,不时能看到穿着俄式长裙的姑娘和戴着毡帽的小伙在街头表演俄式舞蹈,手风琴的旋律悠扬动听,和街边东北烤红肠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咱们哈尔滨的‘俄式风情街’民俗,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俄式舞蹈、手风琴演奏,还有俄式列巴,都是早年俄侨留下的民俗印记,现在成了哈尔滨独有的特色。”小娟边走边讲,“前面就是马迭尔宾馆,里面的马迭尔冰棍,还是百年前的配方,甜而不腻,冰中带香,哪怕是冬天,也一定要尝尝,咱们哈尔滨人冬天吃冰棍,也是一种流传多年的民俗,越吃越暖和。”

游客们纷纷买了冰棍,咬上一口,冰凉的口感瞬间驱散了午后的困倦,甜香在舌尖散开。“这么冷的天吃冰棍,太爽了!”有游客忍不住感叹,小娟笑着说:“这就是咱们哈尔滨的特色,就像咱们冬天会‘冻年货’一样,把猪肉、白菜、水果冻在室外,靠天然低温保鲜,既是生活智慧,也是独有的民俗习惯。”

走到中央大街尽头,就到了索菲亚教堂。这座拜占庭式的东正教教堂,穹顶高耸,红砖外墙搭配绿色的穹顶,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典雅。教堂前的广场上,有很多游客在拍照留念,还有几位老人穿着东北大棉袄,带着虎头帽,在广场上扭着传统秧歌,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小娟让大家自由活动拍照,自己则守在旁边,随时解答游客的疑问。有游客问起教堂周边的民俗,小娟耐心地介绍:“索菲亚教堂周边,早年是俄侨聚居区,现在每到周末,会有‘民俗集市’,卖俄式手工艺品、东北剪纸、冰雕小摆件,还有艺人表演东北二人转,是感受哈尔滨民俗的好地方。教堂建于1907年,原本是俄国人修建的随军教堂,现在它不仅是地标建筑,更是哈尔滨民俗融合的见证者。”

傍晚时分,小娟领着大家去松花江畔看日落。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冰封的江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防洪纪念塔轮廓分明,江面上有当地人在进行“冬泳”,虽然天气严寒,他们却精神抖擞,跳进凿开的冰窟窿里,引来游客们的阵阵惊叹。“冬泳是咱们哈尔滨勇敢者的民俗运动,每年冬至前后,都会举办冬泳比赛,既能锻炼身体,也是对冬日的一种致敬,很多本地人都以参与冬泳为荣。”小娟指着冬泳的人群介绍,“大家看,他们上岸后会喝一碗热乎的姜茶,这也是老规矩,驱寒保暖。”

游客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震撼又充满活力的瞬间。“咱们哈尔滨的冬天,不仅有冰雪的凛冽,还有夕阳的温柔,更有这些藏在烟火里的民俗风情。”小娟望着夕阳,轻声说,“很多人来哈尔滨,只为看一场冰雪盛宴,但其实这座城市的温暖,藏在每一顿热乎的饭菜里,藏在每一段鲜活的民俗里,藏在我们今天走过的每一条街道、看过的每一处风景里。”

夜幕降临,哈尔滨的街头亮起了霓虹灯,冰雪大世界的冰雕也亮起了五彩的灯光,整座城市变成了一座流光溢彩的冰雪王国。小娟领着大家回到酒店,叮嘱道:“明天咱们要去雪乡,那里的民俗更浓郁,有雪屋、马拉爬犁,还有地道的东北火炕,大家早点休息,明天早上七点在酒店门口集合,记得穿得更暖和一些,雪乡比市区更冷。”

游客们纷纷点头,脸上满是对明天行程的期待。有人握着小娟的手说:“小娟,今天谢谢你,不仅带我们看了美景,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哈尔滨的温暖和特色民俗,你真是个好领队。”小娟笑着摆摆手:“不用谢,能让大家读懂哈尔滨的民俗风情,爱上这座城市,就是我最开心的事。”

回到房间,小娟翻开领队日志,写下今天的行程感悟:每一次带领游客走进哈尔滨,都是一次重新梳理这座城市民俗脉络的机会。它的美,不仅在于冰雪的壮阔,更在于民俗的鲜活与温暖,在于东北豪爽与俄式浪漫的融合。希望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带着冰城的浪漫、热情与独特的民俗记忆,留下一段难忘的冬日回忆。

窗外的雪花又轻轻飘了起来,落在窗台上,堆积起薄薄的一层。小娟知道,明天的雪乡之旅,会有更浓郁的民俗风情等着大家,而她,会继续带着这份热爱,领着更多人,走进这座冰雪之城,感受它独有的民俗魅力与烟火温情。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哈尔滨的街头还裹在皑皑白雪与薄雾之中,小娟已经带着提前热好的姜枣茶候在酒店门口。“大家喝杯热姜茶暖暖身子,今天去雪乡的路要走三个多小时,车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东北的冻柿子、冻山楂,都是咱们冬天的特色小食,解腻又开胃。”游客们接过冒着热气的姜茶,一口下去,暖意从喉咙蔓延到四肢百骸,原本因早起的困意也消散了大半。

大巴车驶离市区,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高楼林立变成了茫茫雪原,公路两旁的树木裹着厚厚的积雪,像一个个憨态可掬的雪巨人。小娟拿着话筒,声音透过音响传来:“咱们去的雪乡,原名双峰林场,是咱们东北雪量最大、雪景最美的地方,那里的雪又松又软,堆积在屋顶上,形成独特的‘雪蘑菇’,晚上红灯笼一亮,就像闯进了东北的童话村落。而且雪乡的民俗比市区更纯粹,咱们今天能体验到很多地道的东北农家风情。”

说着,她给大家讲起了雪乡的民俗禁忌:“到了农家院,进门要先踩踩门槛,寓意‘踩福进门’;吃饭的时候,主人家给添菜要双手接,这是对主人的尊重;晚上睡火炕,咱们南方朋友可能不太习惯,尽量别靠着炕头睡,那里温度最高,容易上火。”游客们听得认真,纷纷拿出手机记下,生怕错过了这些细节。

临近中午,大巴车终于抵达雪乡。刚下车,一股凛冽的寒风裹着雪花扑面而来,远处的村落错落有致,屋顶上的积雪厚厚实实,圆润的弧度像极了撑开的棉花糖,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一串串红灯笼和玉米、辣椒,红火的色彩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年味。

“咱们今天住的是地道的东北农家院,主人家已经备好热乎的饭菜等着咱们了。”小娟领着大家走进一户农家院,院子里堆着劈好的柴火,墙角的雪堆旁立着几个滑雪板,屋里的火炕烧得滚烫,炕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自制的山楂糖。主人家是一对热情的老夫妇,大爷穿着羊皮袄,大娘围着花围裙,笑着迎上来:“欢迎大伙儿来雪乡做客,快上炕暖和暖和!”

午饭依旧是满满的东北风味,小鸡炖蘑菇、排骨炖酸菜、油炸江鱼,还有刚出锅的玉米饼子。大娘端上来一盆热乎乎的“杀猪菜”,笑着说:“这是今早刚炖的,血肠是自家灌的,大家尝尝鲜。”小娟补充道:“雪乡的杀猪菜和市区的不一样,用的是农家散养的猪肉,酸菜也是自家腌的,炖的时候加了柴火慢炖,更香更入味。而且每到冬天,雪乡的农户都会杀年猪,邀请邻里乡亲来吃杀猪菜,这是咱们东北农村最重要的民俗之一,叫‘杀年猪’,寓意着来年丰收富足。”

饭后,小娟领着大家在雪乡的街巷里闲逛。路边的小摊上,有卖东北剪纸的艺人,红纸在他手中翻飞,转眼间就剪出一幅“年年有余”;有卖冰灯的小贩,用松花江的冰块雕成小巧的灯笼,里面点上蜡烛,晶莹剔透;还有农户在院子里晾晒鹿皮、狐皮,这些都是早年雪乡人过冬的必需品,现在成了特色手工艺品。

“大家看那边,正在做‘粘火勺’的大娘,这是雪乡的特色小吃。”小娟指着不远处的小摊,大娘正拿着面团在铁板上按压,金黄的粘火勺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游客们纷纷围过去,买一个趁热咬上一口,外皮焦香,内馅软糯,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粘火勺是雪乡人冬天的常备口粮,做好了冻在室外,想吃的时候蒸一蒸,方便又抗寒。”小娟边吃边说。

下午,小娟安排了民俗体验活动。一部分游客跟着农户去体验“马拉爬犁”,木质的爬犁在雪地上滑行,马脖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赶车的大爷唱着东北民歌,寒风呼啸中,满是肆意的快活。另一部分游客则留在农家院,跟着大娘学做东北剪纸和包饺子。大娘手把手地教大家剪纸,从简单的窗花到复杂的生肖,游客们学得有模有样,不一会儿就剪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包饺子时,大家围在炕桌旁,有擀皮的、有包馅的,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形态各异,却充满了乐趣。“咱们东北过年,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民俗,饺子要包得饱满,寓意‘团圆美满’,有的还会在饺子里包硬币,谁吃到谁来年就有好运气。”小娟一边包饺子,一边给大家讲解。

傍晚时分,雪乡的红灯笼全都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透过积雪,洒在街巷里,营造出温馨又浪漫的氛围。小娟领着大家去看雪乡的民俗表演,舞台就搭在村落的广场上,艺人穿着传统的东北服饰,表演东北二人转、唢呐独奏,诙谐的台词、欢快的旋律引得台下阵阵掌声。表演间隙,还有互动环节,游客们跟着艺人学扭秧歌,彩扇挥舞,绸带翻飞,虽然动作生疏,却格外热闹。

表演结束后,主人家邀请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满满一桌菜肴,中间摆着一大盆饺子。大爷端上来一壶自酿的粮食酒,笑着说:“这是自家酿的米酒,度数不高,暖心暖胃,大伙儿尝尝。”小娟举起酒杯:“今天咱们虽然不是过年,但在雪乡的这顿晚饭,就当是提前吃年夜饭了。在东北,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要守岁到凌晨,吃饺子、放鞭炮、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寓意平安顺遂。”

饭后,大家围坐在火炕旁,大爷给大家讲起了雪乡的老故事,大娘则拿出针线,教女游客们绣东北的“枕头顶”。“这枕头顶绣是咱们东北农村的传统手艺,姑娘出嫁前,都会绣几对枕头顶,绣上牡丹、鸳鸯,寓意着婚姻美满、富贵吉祥。”大娘说着,拿起自己绣的枕头顶,上面的花纹栩栩如生,引得大家连连赞叹。

夜深了,雪乡的街巷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红灯笼依旧亮着,雪花轻轻落在灯笼上,静谧而美好。小娟看着游客们脸上满足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回到房间,她翻开领队日志,继续写下行程感悟:雪乡的民俗,是刻在烟火里的传承,是藏在冰雪中的温情。从马拉爬犁到东北二人转,从粘火勺到杀猪菜,每一项民俗都承载着雪乡人的生活智慧与美好期盼。

第二天一早,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雪乡的主人家,踏上返程的路途。大巴车上,游客们纷纷分享着这两天的收获,有人拿着自己剪的剪纸,有人捧着买的民俗手工艺品,脸上满是不舍。“小娟,这趟哈尔滨之旅太难忘了,不仅看了美景,还体验了这么多地道的民俗,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要来。”来自深圳的小姑娘说道。

小娟笑着点头,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雪原,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趟冰城之旅,不仅给游客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更让他们读懂了哈尔滨的民俗风情与温暖底色。而她,会继续带着这份热爱,在冰雪之城的街巷与雪原间,领着更多人探寻这份独属于哈尔滨的浪漫与烟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冰城暖途:一场与哈尔滨的冬日邂逅 “各位朋友,脚下的松花江已经封冻成天然的冰雪乐园,往前看,那片晶莹剔透的建筑群就...
    cd6d6da18ded阅读 29评论 0 0
  • 第一天 1月17日 南京-哈尔滨 飞机降落太平机场的那一刻跑道两旁的雪让我激动起来,飞机上坐在隔壁的小胖子是个哈尔...
    katecometoyou阅读 3,950评论 0 1
  • 东北冬天旅游攻略 一、气候特点与最佳旅行时间 1.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且寒冷,主要涵盖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每年1...
    热门旅游景点阅读 19评论 0 0
  • 冬天黑龙江旅游攻略 1. 黑龙江冬季气候与最佳旅行时间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冬季漫长而寒...
    景点资讯阅读 50评论 0 0
  • 东三省自驾游攻略 1. 出行时间与气候条件选择 东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域广阔,四季分明,不同季节呈现截然...
    热门旅游景点阅读 619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