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主题是精选,达到关联习惯与目标,降低多习惯并行的风险。就是帮助大家找出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具备三个特点: 1 习惯是自己想要的 2 习惯是和目标相关的 3 一旦这个习惯养成,其他想要养成的习惯同时也能被提升。
做每个任务都会有风险,在开始做之前设定保障机制,预见风险,以便更好的完成任务。在做同一件事情时拥有好习惯较多的人总是会比较少的人更快更好的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是有效各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
在填写手册时我发现,目标和习惯之间真的是关联的,或者说许多习惯都有同一个源头。比如说,在12月31日前我的目标是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那我就需要养成阅读外文文献的好习惯,也就是说我需要多读书多输入专业知识。要想看外文文献我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包括多背单词,多听听力,多练习口语等。而一天只有24个小时,除去睡觉和做实验的时间,要想抽出至少两个小时做以上的输入,我就必须要早起,这就会养成我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再来看看这两个小时三个模块的分配,背单词50个对于我来说至少需要60min,听力30min,口语跟读练习30min,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要想能无障碍的和歪果仁交流,听力和口语是极其重要的,而我却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背单词上面,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而是我花费在单词上面的时间太长,我必须压缩这个时间,而任务是一定的,成果=时间×效率,时间减少,效率必须提高,这会养成我注意力集中,不拖延的好习惯。文献看多了就会及时总结复盘。以上各项都井井有条的进行我就会心情愉悦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身体,生理和精神齐头并进。
接下来,使用永澄老师经过的“IF Then”模型,我把她进行了一下修改,可以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核心习惯。核心习惯一旦养成,会带动其他习惯的养成。举个上图我自己的例子。
IF 我养成每日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Then 我必须早起去学习英语,会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
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必须足够高效,注意力集中,不 拖延;
英语水平提高了我就会愿意去看外文文献;
学习的充实感会促使我更愿意去读书更好的输入专业 知识以及课外知识。
所以可以看出,找到核心习惯特别重要,是一个一举多得的事情,同时规避多习惯并行的风险。